| 东阳美山水,之子本风流。 稍去何平叔,还追沈隐侯。 清江飞晚雨,斜日半沧洲。 县道行无愧,烟萝有胜游。 |
| 秋江西十有馀程,称作红莲泛去清。 从阙到州堪羡处,船中坐卧看山行。 |
| 却扫楚山根,相过唯有君。 齐年未白发,不日上青云。 送别悲秋早,伤离赖酒醺。 青衫老司马,落泪独纷纷。 |
| 三齐号难治,民瘼待良医。 勿谓人多诈,须教吏不欺。 鱼盐多近海,桑柘润连淄。 御札新颁历,无忘训诫词。 |
| 桐庐古郡淛江东,山色溪光藻镜中。 後夜相思千里月,高怀为寄一襟风。 欲纡龟纽黄金印,且学羊裘老钓翁。 忠义传家君勉勉,清名不必问穷通。 |
| 携筇挥汗别文星,匝地清风耸百城。 佛祖位中留不住,琉璃殿上绿苔生。 |
| 吴山紫翠倚晴空,潘令风流向此中。 雨饱公田方稼稔,春生香径杂葩红。 彩舻衔尾凌波驶,頳鲤骈头薦俎丰。 玉季情深重暌索,南云延脰接飞鸿。 |
| 金口亲除向锦川,一般监郡最荣迁。 从来才已欺鹦鹉,此去冤应雪杜鹃。 迎接僧携筇竹杖,歌谣民写浣花笺。 移风定不妨吟笑,绝唱宜磨玉垒镌。 |
| 赴郡逢秋节,晨征思爽然。 过桥犹见月,临水忽闻蝉。 野色藏溪树,香风撼渚莲。 此行君得意,千里独摇鞭。 |
| 中心横大江,两面叠青嶂。 江山相夹间,何人事吟放。 半樽岸帻坐,永日开舲望。 孤棹已夷犹,数峰更清尚。 危影倒波底,凝岚浮水上。 鸣鹭答猿啼,樵歌应渔唱。 并生泉石心,堪愧庸俗状。 |
| 声华籍籍祖风存,况佐风流谢使君。 健笔想无诗债负,漏巵应少酒知闻。 趣装剑懒从人借,谒庙香非为已焚。 好对前山思节俭,夷齐饿死舜耕耘。 |
| 劭农使者岭南回,上佐题舆陕道开。 河水已随浮世去,条山应喜故人来。 雨摧苦笋催羹臛,风颭樱桃落酒杯。 我欲函关更西去,不知令尹肯相陪。 |
| 桂林南面近征黄,又爱江乡出帝乡。 新命不辞提郡印,旧山重喜过衡阳。 楼台满眼潇湘色,道路迎风橘柚香。 知有太平经济术,政闲时节好飞章。 |
| 零陵古郡枕湘川,太守南归得意年。 茶味欲过衡岳寺,橘香先上洞庭船。 锦衣照耀维桑地,石燕翻飞欲雨天。 若到浯溪须舣棹,次山遗颂想依然。 |
| 秋风清紧雁初飞,半醉摇鞭出帝畿。 名郡又分红旆去,故乡重见锦衣归。 剖符虽暂宣皇泽,视草终须直紫微。 从此南轩多倚望,好诗芳信莫教稀。 |
| 鸳鹭行中已著名,颁条暂慰远民情。 道途行去乘轺贵,乡里过时昼锦荣。 铃乘积晓江月满,戟枝寒照雪峰明。 知君游刃多余暇,莫忘新诗寄凤城。 |
| 珠玉不自贵,故为人所怜。 贤愚亦如此,好恶有自然。 闻子欲东南,使我抱幽悁。 炎风沙土中,甘与子留连。 大梁非无客,跪起废食眠。 相看独不厌,以此知子贤。 衰气已难强,壮心方少年。 才高岂易得,勖子在雕镌。 昆仑一支流向东,七月八月船如风。 爱君少壮此行乐,恨我留连成老翁。 神头两岸水无穷,伏槛荷花满地红。 当时不得君携手,... |
| 圣皇忧越人,与之求良牧。 韩侯简帝心,受诏荒东服。 再拜陈苦词,臣生非碌碌。 未得灭匈奴,虽荣亦为辱。 戎丑方款盟,宸恩倦兵黩。 难展穷北威,遂作东南福。 况有重慎资,足致奸巢覆,况有明恕怀,可使夷人伏。 行歌烟霭空,坐啸江山绿。 无忧报政迟,只怕徵还速。 他日遗无书,幸勿忘兰菊。 |
| 江心清照人,江面平如掌。 有客去逍遥,扁舟浮荡漾。 远与城市绝,深将泉石向。 水鸟忽东西,溪云时下上。 轩冕谁富贵,琴樽自闲放。 酒色照渌波,吟声入秋浪。 五湖何范蠡,磻磎无吕望。 吾家徂徕下,汶水有清响。 常时夜雨急,随雨来枕上。 魂魄寒无寐,山居得真尚。 一为尘缨缚,不得闲时饷。 两耳聒欲聋,喧嚣千万状。 雨夜自潺湲,... |
| 平生山不有心期,今得军麾慰所思。 我欲因行访莲社,君应未讶过瓜时。 若逢胜概终朝住,兼领闲僧到外随。 莫遗迎新吏人生,云间泉畔不相宜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