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谢公雅尚廉侯政,兼得如君不可加。 自有袴襦歌道路,长驱旌旆访国霞。 林僧解诵松窗句,厅吏能封竹槛花。 今日北辕堪健羡,清风留与后人夸。 |
| 战和未定议纷纭,草茅有忠天莫闻。 公乎行矣陪国论,毋愧新亭千载人。 |
| 去年十月半,君来过浙东。 今年五月尽,我发向关中。 两乡默默心相别,一水盈盈路不通。 从此津人应省事,寂寥无复递诗筒。 |
| 中年谢傅良多感,欲别能忘作恶无。 今日与公休惜别,须知元不隔江湖。 |
| 胸中深蟠万卷馀,笔端倒倾蚁室珠。 掖垣政要舍人样,致主泽民推宿儒。 |
| 紫禁胪传第四人,锦肠贝齿凛长身。 三年来作诸侯客,千里江山阴受春。 |
| 山河仗忠信,尽室去安然。 白浪为行路,戏旗认坐船。 禹门辞有燕,隋柳到无蝉。 岂羡乘槎客,风流载管弦。 |
| 红叶晚萧萧,长亭酒一瓢。 残云归太华,疏雨过中条。 树色随山迥,河声入海遥。 帝乡明日到,犹自梦渔樵。 |
| 我初官此君未来,君今去此我未往。 翻飞岂不慕缅邈,留滞何能悲鞅掌。 学道平生昧蹊径,半世端如走榛莽。 古人曾病田甫田,切磋安可去吾党。 东风消雪送鸿雁,南国连山生筱簜。 为当归梦五湖中,会有高名百寮上。 |
| 昔著政声闻国外,今留儒术化江东。 青云旧路归仙掖,白凤新词入圣聪。 弦管未知银烛晓,旌旗已侍锦帆风。 郡人难议酬恩德,遍在三年礼遇中。 |
| 泥检封香矞露浓,汉庭新册潁川功,朱轓按俗麟符郡,青被为郎斗籍宫。 俭幕卷云宾履隔,郢楼翻雪饯壶空。 明光伏奏前斯近,备对芳兰溢握红。 |
| 闲想何人得似君,汎莲难滞五侯门。 风流自是神仙客,雅谈谁知将相孙。 寒籁忍堪飘别曲,秋霖那更洒离魂。 青春渐上青云去,后会应难向水村。 |
| 绿鬓怀中诏,清秋向上都。 圣图方广大,贤路不崎岖。 会见除清切,宁须复转输。 公如任风宪,抨劾莫踟蹰。 |
| 白首休嗟叹,君方任老臣。 凤书才入手,鹊印喜离身。 锦帐眠来旧,花砖步去新。 离情棠树晓,吟思洛阳春。 御札催应并,天文动已频。 拜迎台有吏,泣送巷无人。 寺宿知题璧,山行想驻输。 从兹归近密,闲谒转无因。 |
| 才大无不备,出入为时须。 雄藩精理行,秘府擢文儒。 诏书忽已至,焉得久踟蹰。 方舟趁朝谒,观者盈路衢。 广筵列众宾,送爵无停迂。 攀饯诚怆恨,贺荣且欢娱。 长陪柏梁宴,日向丹墀趋。 时方重右职,蹉跎独海隅。 |
| 上阁还旌节,明廷觐冕旒。 清溪倾绮席,蠹简压归舟。 远俗今无讼,闲田亦有秋。 公期论爵赏,当拜富民侯。 |
| 二鸟蒙恩岂有知,车书混一是昌期。 知君不化伊川祭,右倚门墙恐见麾。 |
| 执简曾闻侍玉螭,谪仙才调尽推奇。 能将苦语康时病,更遣丹诚动主思。 北阙亲朋瞻旧德,东吴山水入新诗。 知公自有经纶术,会见飞翔集凤池。 三径从来半草莱,席门那为故人开。 自惭不是梧桐树,安得朝阳鸣凤来。 |
| 溪岩风高霜作棱,杯盘草草对青灯。 已甘盐菜待梁柳,况有酒浆延杜陵。 岁晚鬓毛纷似雪,天寒门巷冷于冰。 春风稳送金闺步,看蹑鳌山最上层。 |
| 吏隐江东五六年,归时犹恋好山川。 野僧送别携诗句,瘦马临歧当酒钱。 吴苑醉逢梅弄雪,隋堤吟见柳垂烟。 自言更共秋涛约,未拾西兴一钓船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