萧萧白发满乌巾,不会趋时任客嗔。 种菜每令除宿草,煮茶常自拾枯薪。 屋头流水溅溅响,溪上闲花树树春。 寄语儒林赵诗伯,好收风月作比邻。 |
早起辞林馆,邻鸡已再嗥。 月弦当户直,斗柄插山高。 细湿侵藜杖,轻寒袭布袍。 前趋东日上,五色动云涛。 |
拍河健橹比长驱,百尺飞帆下直沽。 浩浩碧天秋气肃,堂堂明月夜窗虚。 旌旗两岸芦花影,鼙鼓三声海浪趋。 转首狂歌望西北,淡烟荒草是幽都。 |
莫怪迟迟把酒杯,留君故尔强徘徊。 市桥杨柳不堪折,江路梅花无数开。 从此计程趋画省,更期拾级上乌台。 底用怀思重回首,五云多处是蓬莱。 |
此个散人姓傅。 不恋荣华贵富。 物外做修持,玄妙性中分付。 分付。 分付。 蓬岛将来趋赴。 |
朔风吹寒脱繁木,石溜潺潺出空谷。 荒村野店少人行,独有寒梅照寒渌。 玉质灿灿无纤埃,春风不来花自开。 平生清苦能自守,焉肯改色趋樽缶? 我与梅花颇同调,相见相忘时索笑。 冰霜岁晚愈精神,不比繁华易凋耗。 长安多少骑马郎,寻芳竞集桃李场。 东家买酒西家尝,引得世间蜂蝶忙。 |
利惹心猿,名牵意马,无昼无夜奔驰。 波波劫劫,来往没休期。 一向贪饕越煞,心劳役、形苦神疲。 休迷执,一个口里,插得几张匙。 堪嗟虚幻事,妻男走骨,自己行尸。 又何须相爱,相恋相随。 好把轮回趋躲,早参禅、访道寻师。 长生话,有些微妙,端的上天梯。 |
山椒敞禅扃,幽欣失微倦。 密林稍深沉,新笋亦葱蒨。 磴折迎空香,台虚得清啭。 芸芸趋前尘,往往遗胜践。 始知佛力宏,能使地灵见。 市声俯一席,山色照三面。 郡小览易穷,兴高赏难遍。 微生谅何缘,周流散遐眷。 |
月已中秋,菊还重九,夜久凉重。 满地清霜,半天白晓,孤唱闻耕垅。 萧萧窗几,依然琴砚,但觉鼠窥风动。 悔生平趋前猛甚,晚退却成无勇。 兴衰更换,妍媸淆混,造物大相愚弄。 三衅羞人,五交贾鬻,侯伯宁无种。 而今此念,消除都尽,惟有故山归梦。 吾庐更,双溪清绕,万峰翠拥 |
咄这憨牛,顽狂性劣,侵禾逐稼伤蹂。 鼻绳牢把,紧紧刀须收。 旧习无明常乱,加鞭打、始悟回头。 忘思处,孤峰困卧,默默万缘休。 渐*。 前步稳,芒儿闲散,心意何留。 趋云山自在,真东歌讴。 蓑笠闲堆古岸,短笛弄、新韵悠悠。 黄昏后,人牛归去,唯见月当秋。 |
...南力可舒,根本计非轻。 欲弘中兴业,斯事力当行。 陋儒无良算,触物有深情。 冉冉趋畏涂,戚戚慎宵征。 |
海波激撞日月动,琼楼玉宇红云拥。 忠良不顾社稷摇,圣明忘却山河重。 太平将军倦戍边,春风四海且上元。 宣和殿上如市廛,黔驴直到君王前。 黔驴之技止于是,君王用意徒为尔。 转头朔漠边尘围,骅骝尽羞死。 寒冰朔雪徒步趋,当时客梦知何如? 二百年后看图画,令人感恻长嗟吁。 |
快秋风飒然来此,可能消尽残暑。 辞巢燕子呢喃语,唤起满怀离苦。 来又去。 定笑我、两年京洛长羁旅。 此时愁绪。 更门掩苍苔,黄昏人静,闲听打窗雨。 英雄事,谩说闻鸡起舞。 幽怀感念今古。 金张七叶貂蝉贵,寂寞子云谁数。 痴绝处。 又划地、欲操朱墨趋官府。 瑶琴独抚。 惟流水高山,遗音三叹,犹冀伤心遇。 |
大道长生门户。 凡个惺惺觉悟。 铅汞紧收藏,方始澄神绝虑。 心慕。 心慕。 便趋蓬莱仙路。 |
悟彻梨和枣,宁贪酒与茶。 我今云水作生涯。 奉劝依予,早早早离家。 我得醉醒趣,君当生死趋。 同予物外炼丹砂。 九转功成,步步步烟霞。 |
...,十二城楼定何在? 金铜移盘露满天,琪树离离人不采。 轩辕高拱圣明居,群仙真人左右趋。 青牛谷口迎紫气,白鹤洞中传素书。 珊珊鸣佩星辰远,寂寂珠庭云雾虚。 修髯如漆古仙子,玉林芙蓉染秋水。 九关高塞不可留,归去江湖种兰芷。 山头宫殿风玲珑,玄猱飞来千尺松。 闲房诵经钟磬响,石壁题诗苔藓封。 欲向君王乞祠禄,安排杖屦来相从。 |
...由秦始。 《仓蚍、《爰历》、《博学》篇,三家著述初传世。 秦燔经籍狱讼炽,乃当隶书趋约易。 古文虽绝汉章行,尉律学童仍课试。 东阁祭酒太岳孙,夙尝受业贾氏门。 悯悼俗图昧所向,博采籀古加讨论。 揭示上下明指事,转注假借形声意。 立一为端亥毕终,分别部居不杂厕。 亘千万古知字原, |
...回春霭芳草,剩水残山振枯槁。 至今吾乡诸父老,去思剧口谈公好。 当时进士几百人,奔趋衮衮登要津。 时雍所溉圣泽厚,仕宦未有如公贫。 公之家世秉周礼,伯叔兄弟官济济。 饮冰食蘖二十载,浊径终不污清渭。 而今四海乐太平,太平天子尧聪明。 台阁诸老皆老成,岂不与公书大名? 鄢城弦歌固非左,达以长官无不可。 故人天上待公来,绣衣白简... |
...。 仙童小,高举觅真游。 霞绚九光,徘徊若木,日宣五色,照耀瀛洲。 人争睹,翱翔趋绛阙,夭矫上昆丘。 几度骖鸾,峨眉东畔,有时跨凤,恒岳南头。 何事暂夷犹。 尽青冥远览,碧落奇搜。 不数薰香妩媚,传粉娇羞。 笑襁褓**,人间羊祜,桑弧蓬矢,地上齐州。 剩费通家小字,衮衮公侯。 |
...也。 年人相与馆仙于博陵城,台制甚宠丽。 县教论李曜告予如此,今燕赵间冷灶日,香火趋祀者,所至风动,以孝感圣姑称云。 至元庚辰夏四月,按部至县,喜其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