晓雾成秋冷,山居竟阒然。 宿云黄叶路,残雨白榆天。 涧落鱼丝静,苔荒屐齿连。 无由谢尘垢,高枕并书眠。 |
天地路何限,此生随马蹄。 愁来思白发,老去倚青藜。 塞笛行残月,山城起曙鸡。 无才渐姓字,何事在金闺。 |
舟出太湖险,语溪投暮钟。 听风多在竹,看月不离松。 柝护城三里,鸡鸣村一重。 长空明日路,霜草滑归筇。 |
古阁秋气清,千里灭烟雾。 连山开云秀,颓城断行路。 残僧戍荒斋,寒鸟落高树。 中多故人情,停杯日空暮。 |
过尽梅关路,滩行喜顺流。 潖江元到海,横石不容裛。 岭树垂红果,汀沙聚白鸥。 从来交广地,还是古扬州。 |
竹影清溪路,花藏白石岩。 病偏宜短褐,老不废长镵。 阶水鹅儿浴,池泥燕子衔。 尽堪吟弄去,风月两三函。 ¤ |
一片迎潮雨,钱塘泊岸逢。 烟明六和塔,云暗两高峰。 茶熟篷窗火,香残野寺钟。 湖头旧游路,湿翠想高松。 |
石门山前箭如雨,朝别良人暮为。 石门山下百尺泉,一日身死哀千年。 至今石门山下路,人称烈妇禹家。 墓前斜日一僧归,即是当年十岁儿。 |
已道还江县,犹然滞海门。 别来新鬼哭,书至故人存。 万死悬兵力,孤忠藉主恩。 岂无排难意,畏路不堪论。 |
往来皆任兴,屡进石门溪。 雨气笼山浅,江云过鸟低。 稻田多汲竹,松火更蒸藜。 虽共渔翁宿,桃花路却迷。 |
闻说秦人此避秦,碧桃零落旧时春。 家移洞里难知姓,水到人间易问津。 山色溪声自今古,石床涧户空埃尘。 洞前即是南征路,来往年华客鬓新。 |
几回墙畔逐飞翰,分付流莺莫报欢。 忆昔晓妆争日丽,而今夜雨又春残。 每遭俗客呼童扫,曾得游人带笑看。 惆怅红颜何处去,青山依旧路漫漫。 ¤ |
涧泉绕路十里,石屋栖云数家。 何处微风醒酒,溪南红杏新花。 |
两朝稽古备词臣,上逼仙班压缙绅。 避路火城传卫士,具餐晨馆候庖人。 春深玉署翻红药,日晚金河出素鳞。 莫为凉飚惜团扇,向来供奉受恩频。 |
险障南来独湳牙,天分夷獠与中华。 万盘山绕一丝路,百丈峰开千叶花。 毒雾障烟相映霭,鸟声人语共咿呀。 停骖每劳征南士,莫听啼猿苦忆家。 |
美人不见已连朝,况值春残景寂寥。 力不禁风红芍药,声偏宜雨碧芭蕉。 寻常路隔疑春树,万一书来候晚潮。 况是频频移带眼,沈郎不复旧时腰。 |
门前黄柳鸦雏宿,罗幌低垂婢擎烛。 悬珰结佩略妆成,日莫相邀汉江曲。 水静花寒月小明,舟中楼上斗歌声。 肠断年年大堤路,南商行过北商行。 |
百战休论盖世功,鸿门宴罢霸图空。 虞歌慷慨孤灯下,楚业消沉一炬中。 露湿古墙秋藓碧,霜含老树夕阳红。 英魂若到彭城路,忍听高台唱《大风》。 |
江月江烟望白门,春风春雨自黄昏。 年年杨柳无消息,夜夜梨花有梦魂。 苏小香车松下路,莫愁芳树水边村。 缄情欲寄双飞燕,肠断回文是泪痕。 |
谢公墩上日闲行,四野霜天一倍明。 亭馆已空云物丽,寺门相近夕钟清。 寒山又傍斜阳路,江水终销十月声。 载妓如花不同赏,风流应感古今情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