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岂不怀荣畏友朋,一生凛凛蹈春冰。 任真虽笑拘边幅,达节宁容出准绳。 自喜残年如白传,更怜诸子慕崔丞。 耄期尚有江湖兴,顽健人言见未曾。 | 
| 碧玉山边白鸟鸣,绿杨风里翠荷声。 草花蹈碎教人惜,为勤芒鞋款款行。 | 
| 一年两蹈西山路,西山笑人应鲜语。 胸中百解朱墨尘,两卷珠帘无半句。 殷懃买酒谢西山,惭愧山光开我颜。 鬓丝浑为催科白,尘埃满胸独遑惜。 | 
| 一拨眉毛露眼睛,只伤底许没瞳人。 灯笼开口呵呵笑,衲僧和梦蹈车轮。 | 
| 向来淮海说三秦,脚蹈苏门最绝尘。 莫道江山歇英气,如今文物有斯人。 黄埃九陌谁知子,青竹千年独问津。 未得相看已相识,只惭空叹蜀庄珍。 | 
| 凤来青天开,凤去苍石裂。 玄风不复返,世事日消歇。 永怀接舆歌,勿蹈东鲁辙。 | 
| 全德备万物,大方无四隅。 身随腐草化,名与太山俱。 道学归吾子,言诗起老夫。 无为蹈东海,留作济川桴。 | 
| 孰是文之用,兹其道所藏。 典谟书浑浑,晁董策洋洋。 唐宋建长策,韩欧蹈大方。 过庭诗礼次,归更议其将。 | 
| 履若蹈虎尾,五刚亨厥躬。 乾三独柔变,是以咥人凶。 | 
| 尔教禁足不出户,盛夏畏蹈蝼蚁踪。 赤日去省已亡律,曷若冠带共甘浓。 | 
| 达磨不来东土,二祖不往西天。 石室行者蹈碓忘却移步,玄沙讨鱼卖峭蹈翻钓船。 | 
| 蚤亚魁躔入谏坡,却因忠谠蹈风波。 龙墀一去江湖远,鹤骨临来岁月多。 紫橐将随时事转,丹旌无奈夜舟何。 万松苍翠皆亲种,月露凄凄泣陇阿。 | 
| 翠微际北腕头短,洞水逆流方到家。 年老脚跟宜著袜,不能随处蹈泥沙。 | 
| 一意贪归百事忘,其如耳目触吾旁。 女桑醉日多相靡,孙竹骄风半自强。 蝼蝈无稽言语泛,蜻蜓罔念性情狂。 鸤鸠占尽世间拙,未害云为蹈大方。 | 
| 烈士蹈东海,公仍归白云。 龙藏谁顾蜕,鹤去不随群。 道貌青难写,香风远自闻。 人间尘垢子,羞读径山文。 | 
| 火鼠不畏热,冰蚕不畏寒。 未能蹈冰火,吾姑袭人间。 徒骇广可泳,太行巍可攀。 世路蹇幽蔽,邅回行路难。 君坐歌三调,我起舞七盘。 歌苦舞未终,观者心未酸。 矢言浩无极,恐彼隔肺肝。 无言赋悄悄,永夜长寤叹。 | 
| 伤哉道学不容时,力抵先生蹈至危。 槐棘佥谋虽日伪,草茅公论实难欺。 苍梧千里地虽远,白首一心天自知。 借问西山近何似,白云长护紫阳碑。 | 
| 唐家基业重於山,甯许胡雏据九关。 当日人心旋堵,异时世变却循环。 壤分旄钺谁能制,政出貂璫不复还。 千古高岩销苍藓,空留遗迹蹈元颜。 | 
| 世趋捷径蹈危机,公独安恬度岁时。 但见谦谦卑自牧,不为赫赫急人知。 政成名已闻丹扆,官满身将上赤墀。 岂料一朝成奄忽,空传南国去思碑。 | 
| 金沙道是殿群芳,不道荼蘼输一场。 十里红妆蹈青出,一张锦被晒晴香。 只须旧荫已无暑,更走新条如许长。 若恨昨朝来草草,夜来风雨更禁当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