思亲庐墓隐西山,竹屋萧然月坞间。 有道自高尘世外,无心得共野云闲。 姓名达远邦符奏,束帛荣沾帝泽颁。 不见孝廉人已久,东嘉今喜识曾颜。 |
病眠官舍趣方高,强起区区视冗曹。 当世纤机漫蜗角,除身万事尽鸿毛。 田园归去古称达,轩冕傥来人自劳。 汩没青衫逾壮岁,穷通一任大钧陶。 |
龙蟠山色引衡庐,霜落江清影碧虚。 鼓枻厌骑沙苑马,行厨欲食武昌鱼。 缓歌玉树翻新曲,趣入金銮续旧书。 官达故人稀会面,君来相见肯如初。 |
吟诗不换校书郎,但欲封侯管醉乡。 疏懒无成嵇叔夜,清狂似达贺知章。 安贫不怕黄金尽,既老从教白发长。 百计不如归去好,子孙相对说农桑。 |
舟浮江海达于淮,不尽词源衮衮来。 人是浴沂三益者,句成泛剡两佳哉。 千钟但使尊中满,九秩从教案上开。 却忆儿童聚嬉戏,争骑竹马弄泥孩。 |
江上飞樯高数寻,西风客路思难禁。 三千奏议曾经国,十万兵屯已属心。 官驿疏梅春意足,楚天孤鹜晓烟沉。 闽南君去才称最,慰我秋鸿达好音。 |
所以登山不惮烦,为藏云气达泉源。 多峰岂炫千岩秀,一线才通万壑奔。 其在兹乎须出岫,此时何不早翻盆。 名高已到岩瞻地,只有为霖可养尊。 |
穷达乘除自有天,岂须腾上赋鸢肩。 千牛疾解多忧折,十驾徐行未必鞭。 再上公孙方见用,蚤成贾谊晚堪怜。 第令饱贮唐虞道,慷慨行观孟子前。 |
壮岁能官不厌卑,怆怀霜露蚤知几。 扣其学问中心得,如此典型今代希。 天子诏之坚逊避,朝端达者夙瞻依。 甲辰重晤言前定,痛述生平泪忍挥。 |
昔在东原北,高唐一再行。 金书儒庙壮,画壁驿亭清。 仕宦中年达,亲知远道迎。 江南何处好,细话紫阳城。 |
支遁行藏惠远才,几年嵩少避浮埃。 八行丹诏云间落,一对紫衣天上来。 诵律夜窗寒月皎,闭门秋渚白莲开。 名高自达帝王听,就降殊恩不假媒。 |
齐民困衣食,如疲马思秣。 我欲达其情,疏远畏强聒。 有司或苛取,兼并亦豪夺。 正如横江纲,一举孰能脱! 政本在养民,此论岂迂阔? 我今虽退休,尝缀廷议末。 明恩殊未报,敢自同衣褐? 吾君不可负,愿治甚饥渴。 |
法达曾经见老卢,半生勤苦一朝虚。 心通口诵方无碍,笑把吴鸾细字书。 |
四十为郎非不偶,况曾提笔直瀛洲。 明时遇主谁甘退,白发侵人自合休。 梦得蹉跎因出郡,薜能诗什耻监州。 春来病起思归甚,未敢飞章达冕旒。 |
镜裹看形见不难,徒劳流水与登山。 演若达多头不失,狂怖自歇快平生。 |
我初识苏仙,谈诗达旦夕。 君今与提衡,当复诧此客。 一代紫微公,文采耀楚泽。 归来要同登,斲句慰英魄。 |
自古诗人多坎壈,早达唯有苏长公。 流离岭外七年谪,受尽人间半世穷。 我方六十遇明主,前此独卧空山中。 岂唯食粥动经月,门外往往罗蒿蓬。 呜呼诗人天爱惜,不与富贵唯穷空。 彼苍於我亦厚矣,但畀明月和清风。 |
踏遍三千及大千,除非铁脚始能穿。 当时达磨持归去,何事传来到七仙。 |
西方达磨问归程,衣钵都留作麽生。 正道眼空嫌长物,如何更带履同行。 |
祖意生来达,诗心老去专。 传灯与谁子,绝笔在何篇。 朝客散谈席,野禽窥法筵。 唯应轩北石,秋后自依然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