心传忠恕,一以贯以。 爰述太学,万世训彝。 惠我光明,尊闻行知。 继圣迪后,是享是宜。 |
鞠歌胡然兮,邈予乐这不犹。 宵耿耿其尚寐兮,日孜防备焉继予乎厥修。 井行恻兮王收,曰曷贾不售兮,阴德音其幽幽。 述空文以见志兮,庶感通乎来古。 骞昔为之纯英兮,又申申以告。 喜弗跃兮麾弗前,千五百年,寥哉寂焉。 谓天实为兮,则吾岂敢,羌审已兮乾乾。 |
瑰奇恣搜贝千趾,老仙遗祠邈谁始。 后继述之李,异枝同根隆复祉。 巨画更鑱埒前美,紫气临关西未止。 张留著书繄尹喜,末孙铭焉适当尔,附名崖端永不毁。 |
吾家大江南,生长惯卑湿。 早衰坐辛勤,寒气得相袭。 每愁春夏交,两脚难行立。 贫穷医药少,未易办芝朮。 人言常食饮,蔬茹不可忽。 紫苏品之中,功具神农述。 为汤益广庭,调度宜同橘。 结子最甘香,要待秋霜实。 作腐罂粟然,加点须姜蜜。 由茲颇知殊,每就畦丁乞。 飘流无定居,借屋少容膝。 何当广种艺,岁晚愈吾疾。 |
祥麟踣鲁郊,孔袂何涟涟。 伤哉经济心,付与文字传。 马公述孔志,托意为编年。 是非一以判,纤悉不复捐。 闻君卧丘壑,茧手磨丹铅。 愿言得其解,努力希圣贤。 |
明哲煌煌,照临无疆。 绍述先志,寔宣重光。 诒谋燕翼,率由旧章。 苾芬孝祀,降福穰穰。 |
我行出陕右,来升召公堂。 叹公不可作,祗令吾道伤。 优哉听讼日,斯民歌乐康。 善教被南国,美荫余甘棠。 惟公与周公,左右相成王。 孰知二公心,千载惟苍苍。 人不学二南,其蔽犹面墙。 先圣垂此言,下士其可忘。 太史述世家,源深者流长。 公泽亦至今,风烈殊未央。 再拜仰公像,冠佩犹煌煌。 徘徊不能去,泪落征衣裳。 |
显允临邛,吏师文宗。 能者述之,德宇恢恢。 疏而不失,有物实之。 於义当然,确乎不夺。 强者屈之,爱民如子。 曰予用威,谁其恤之。 图像如生,虽不能言,谁敢忽之。 其事在人,岁月其逝,勿坠失之。 後有南董,询事考言,尚其笔之。 |
斯文百官富,未易众目窥。 共此一鸟过,谁其补三遗。 粗能述前辈,抗说不敢卑。 一朝得印可,宠若华衮辞。 神仙点金手,为脱瓦砾姿。 微吟水雪镂,落墨星虹垂。 老成今几人,縻以岁月迟。 未用五字工,护此两鬓丝。 圣贤无尽藏,一一生物滋。 丐公且藏舌,尚结他时知。 |
庄生述天理,老固当念佚。 举世用自劳,谁能以为必。 我公谢鼎司,嗣子都华秩。 代言辍帝右,作藩辅王室。 承颜向兹地,园宇乐永日。 佳树发已繁,修竹移未密。 春禽时弄吭,清景付吟笔。 朱金待金构,荣美安与匹。 |
...甘作守钱虏。 青山冢累累,今古一抔土。 勉我勤归鞯,风雪岁云暮。 因作田家谣,备述老翁语。 |
极目江涛,不有人焉,其能国乎。 伟故家风烈,激扬手段,平生践履,精密工夫。 冰漕功成,月卿召入,小却犹当登从涂。 斯行也,非纪网省闼,定引京都。 猗欤。 愿疾其驱。 弹指顷暑收秋又初。 向玉阶芳寸,亲承温问,金成十二,细述嘉谟。 苕霅船边,藕花香里,念人在洞庭青草湖。 它年事,约携东老酒,附洛英图。 |
...王帝伯时,其人长如存。 百千万亿年,其事长如新。 可以辩庶政,可以齐黎民。 可以述祖考,可以训子孙。 可以尊万乘,可以严三军。 可以进讽谏,可以扬功勋。 可以移风俗,可以厚人伦。 可以美教化,可以和疏亲。 可以正夫妇,可以明君臣。 可以赞天地,可以感鬼神。 |
...苦贫,投笔诵经总才隽。 又不见二子之后有胡生,寸管从人落魄行。 往往处诧骨非贱,只述二子功与名。 凿空绝域称使者,孝廉为郎补中舍。 都乡拜爵金印持,定远封侯玉门射。 胡生果是大耳儿,蛟龙尺水自有时。 长安乞米齿编贝,且得待诏聊免饥。 不能持钓富春泽,只解校文天禄阁。 大夫岂必终落魄,他时人认傭书客。 |
释子纷纷奈汝何,传闻右绕益乖讹。 南山述作那堪毁,西竺师徒果有魔。 群蚁固应随转石,一杯焉可当颓波。 青铜瓦砾皆称鉴,乞与光明岁月磨。 |
...几纪星霜。 西风白杨路,哀猿号崇冈。 解剑挂墓柏,泣下沾衣裳。 惜哉时不利,抽毫述悲伤。 |
...我今四十贫无官,六合飘零到融水。 来时三宿柳城村,再拜前贤我如此。 才卑何怨嗟,且述西征始,奔走岂吾心,跬步思桑梓。 江右湖湘抵桂林,青山争献双眸美。 青山纵好兴不生,万斛羁愁怀抱里。 夜长正好梦,征夫何早起。 合眼见故乡,开眼知行李。 交朋无恨别,亲戚常也迩。 天明同登途,薄暮共栖止。 一更春酒熟,街 |
...者谓之智,愚者谓之愚。 愚智自彼异,潜夫未曾殊。 陶陶乐天和,任性何曾拘。 宗儒述孟轲,好道注阴符。 虚堂踞高台,往往谈浮图。 漫衍虽无家,大方贵无隅。 俗人每侧目,订之为狂徒。 素隐而行怪,执政宜先诛。 天公既保全。 幸得存微躯。 冲雪登高山,乘月泛平湖。 性灵敌云闲,形骸类松枯。 何以免饥寒,认得衣中珠。 |
...r>西邻破茅屋,萧然一无有。 悍吏猛索租,摧剥及鸡狗。 嗟子行四方,颇亦闻此否。 偶述邻里情,勿讶言语丑。 老妇洗瓦盆,呼儿进畦韭。 愿子姑暂留,为我进杯酒。 |
圣俞宣城人,能使紫毫笔。 宣人诸葛高,世业守不失。 紧心缚长毫,三副颇精密。 硬软适人手,百管不差一。 京师诸笔工,牌榜自称述。 累累相国东,比若衣缝虱。 或柔多虚尖,或硬不可屈。 但能装管榻,有表曾无实。 价高仍费钱,用不过数日。 岂如宣城毫,耐久仍可乞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