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萧寺同时客,交情子更深。 有时长共说,无事即相寻。 临水初分袂,因风数寄音。 青云如得路,珍重岁寒心。 |
| 真伪少分别,吁嗟此世情。 西施作老婢,南郭逞新声。 命合生来困,诗应没后名。 旅游何所得,赤日又徒行。 |
| 春水绿波生柳塘,横吹掩抑复悠扬。 今朝送别已惆怅,前时渡江犹断肠。 |
| 圣主方将大有为,有如二老盍来归。 不应飞挽留江表,且使澄清向日畿。 四海英豪从古少,一时耆旧似君稀。 相将稳入修门去,直上云霄拱太微。 |
| 柳条拂水已堪折,梅花照如欲言。 翻向溪桥成久立,春风吹笛黯销魂。 |
| 归觐江山远,如何叙别离。 数杯村店酒,一首野人诗。 趁渡怜舟稳,贪程恨马羸。 遥思到家日,已过落花时。 |
| 楚客醉孤舟,越水将引棹。 山为两乡别,月带千里貌。 羁谴同缯纶,僻幽闻虎豹。 桂林寒色在,苦节知所效。 |
| 老去任公子,重来李少君。 仙凡初不远,江海自离群。 水绕吴宫树,山连禹穴云。 汀洲有长笛,日暮不堪闻。 |
| 学省穿杨末,江城振羽端。 声名人不忌,仕宦意常宽。 缺月天将曙,孤村岁已寒。 小舟来话别,此道少人敦。 |
| 意气浓投倾盖时,惜君才大爱君痴。 应知摩诘诗中画,都是将军画里诗。 放眼莫嫌吴地窄,探奇偏向禹陵迟。 片帆千里悬明月,不尽滔滔九曲思。 |
| 画戟凝香礼数殊,敢勤屣履下庸愚。 有时小队寻花柳,也枉前茅到竹梧。 对客每曾蒙齿录,问年直恐混泥涂。 使君早晚朝天阙,还念沧江钓叟无。 |
| 火云烧浪峡中归,朔雪横江又语离。 一世由来迎送里,多才好去盛明时。 人知与我为兄弟,或欲从君间鬓髭。 为说掌中亡玉树,中年怀抱总堪知。 |
| 曾闻鼻祖牧宣州,又见邦人送我侯。 世阅双旌相绚映,人生五马自风流。 西偏清啸独孤观,北望高吟小谢楼。 此去骅骝谙旧路,定知原隰望咨诹。 |
| 少年耻着惠文冠,幕下时时把剑看。 官烛未销鸡送晓,军笳忽动马嘶寒。 关连远树征途迥,塞接霜芜战地宽。 见说长平门下客,奇材唯有一任安。 |
| 往者江淮未彻兵,丹阳邂逅识耆英。 叩门偶缀诸公後,倒屣曾蒙一笑迎。 敢意痴顽成後死,相从髣佛若平生。 小诗话别初何有,一段清愁伴橹声。 |
| 白云修道者,归去春风前。 玉简通仙籍,金丹驻母年。 锦文江一色,酒气雨相连。 众说君平死,真师易义全。 |
| 人言少保持家谨,载见西京万石君。 子舍今归浣裙切,里门重戒下车勤。 田园一一能为计,僮仆欣欣亦有闻。 我负洛阳山水久,试因行色寄嵩云。 |
| 一别都门今五年,剧谈精壮故依然。 厌居巴蜀千山底,决住荆河十顷田。 老去功名无意取,身闲诗笔更能专。 黄州无事聊须饮,世俗方今自足贤。 |
| 春阴欲落雪,野气方升云。 我游清颍尾,想见翠被君。 古来聚散地,与子复言分。 倦游安税驾,瘦田失归耘。 独宿古寺中,荒鸡乱鸣群。 送子以晓角,幽幽醒时闻。 |
| 子规啼欲死,君听固无愁。 阙下声名出,乡中意气游。 东川横剑阁,南斗近刀州。 神圣题前字,千人看不休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