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命薄世仍贫,如何避苦辛。 姓名闻有我,忠信话无人。 哭死堪多旧,论交笑一新。 圣经谁可爱,场屋散天真。 |
| 曩得治中俸,湖山偶卜居。 身尝著禾谱,儿解读农书。 遇事绝欣厌,接人均戚疏。 乾坤虽浩浩,等付一蘧庐。 |
| 倦栉头如葆,深居心若斋。 作诗须识病,遇事莫装怀。 富贵乃身贼,饥寒为道阶。 长贫君勿怨,天岂困吾侪。 |
| 雨送寒声满背蓬,如今真是荷鉏翁。 可怜遇事常迟钝,九月区区种晚菘。 |
| 悬车归台山,乘田方自勤。 岂谓羁紲旧,严召烦圣君。 至止忽三岁,遇事无一欣。 屡奏归田书,遐心行白云。 |
| 我生素不事诙谐,檐板方头唤不回。 遇事岂容无正论,济时未必有长材。 头虽五鼎不辞剑,口恐三缄合用枚。 不是生平太刚介,有如踪迹尚尘埃。 |
| 箧书如叶半飘零,尚自浮家客帝京。 每遇事添新感慨,怕逢人说旧升平。 山如有约青常在,发幸相饶白未生。 便作阴谋犹是晚,栽松何日得阴成。 |
| 三试皆前列,一官何后时。 低回广文舍,龃龉使君麾。 遇事有如烛,卫生宁及葵。 旧游成隔世,流涕读新碑。 |
| 持心常近厚,遇事不辞难。 早岁曾攀桂,中年更握兰。 盛名驰海内,素望耸朝端。 尚有清芬在,流光永后观。 |
| 破屋颓垣啸且歌,一窗随处寄婆娑。 阅人每叹同侪少,遇事方知去日多。 云湿沙洲秋下雁,雨来荻浦夜鸣鼍。 何时更续扁舟兴? 剩载郫筒醉绿萝。 |
| 胡虑久未殄,功名谁与同。 惟公负才气,遇事等英雄。 井井清边琐,駸駸有父风。 惜哉天不憗,遗恨渺无穷。 |
| 读书老不入,屡读屡遗忘。 遇事欲强记,转首輙怊怅。 以此趋事为,岂但成嘲谤。 人岂不自知,去矣殆天放。 |
| 耆旧襄阳传,风流月旦评。 此翁尤间出,当代总销声。 遇事皆迎刃,游谈可伐兵。 孰知死诸葛,英气凛如生。 |
| 四十已云老,况逢忧窘余。 且抽持板手,却展小年书。 嗜酒狂嫌阮,知非晚笑蘧。 闻流宁叹吒,待俗不亲疏。 遇事知裁剪,操心识卷舒。 还称二千石,于我意如何? |
| 长歌归去来,无乃已迟哉。 遇事佯如聩,从人唤作獃。 胡僧需酒肉,戍卒借亭台。 岂不二千石,闲居自可{左日右台}。 |
| 太少城中敛板初,识公鸾鹄自清癯。 持心要是忠厚者,遇事决非章句儒。 豺豹俗前终落爪,参辰无地可弯弧。 他年白鹤同归否,犹有髯龙老未枯。 |
| 东浮溪水渡长林,上坂回头一拊心。 已觉省烦非仲叔,安能养志似曾参。 忧伤遇事纷纷出,疾病乘虚亹亹侵。 未有半分求自赎,恐填沟壑更沾襟。 |
| 六十余年慕古人,即今方近葛天民。 见人各是元非恕,遇事皆安岂怨贫。 小圃鉏耰聊过日,扁舟烟雨尚关身。 出门未觉龙锺在,禹庙兰亭又见春。 |
| 才名京兆椽,门阀魏公孙。 遇事虽肮脏,接人终静温。 宁吟灞桥雪,不扫舍人门。 二妙凋零尽,衰翁慨独存。 |
| 避地供汤饼,当筵接缟衣。 仓皇奉神版,岩险逊征騑。 遇事智尤敏,相夫家寖肥。 考终无可憾,蝶梦绕芳菲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