搜索
关于「遥」的诗词
  • 1
    [宋]

    《边将三首》

    红旗一簇聚山椒,霁日清风看射雕。
    脱帽胡儿遥稽首,汉家新将霍嫖姚。
  • 2
    [宋]

    《朅来》

    岭朅来观白云,翔鸾奋鹤浮天英。
    斜开锦绣春树满,溶溶半露遥山青。
    忽然变现成苍狗,万里长风霍无有。
    海龙塞气不敢吹,日照虚空无老时。
  • 3
    [宋]

    《上方》

    四望平川独一峰,峰前潇洒是莲宫。
    松声竹韵千年冷,水色山光万古同。
    客到每怜楼阁异,僧言因得鬼神功。
    县民遥喜行春至,鼓腹闲歌夕照中。
  • 4
    [宋]

    《题画扇二首》

    罨蔼前林暗,遥知暮气生。
    渐向山门近,应闻钟已鸣。
  • 5
    [明]

    《竹枝词(二首)》

    微风细雨初至,碧水遥天未分。
    借问黄陵远近,江心一片春阴。
  • 6
    [宋]

    《寄欧静秀才》

    君归一水遥,魂断木兰桡。
    赖有南轩竹,清风慰寂寥。
  • 7
    [宋]

    《野兴》

    东望城闉十里遥,野人生计日萧条。
    棋枰弃置机心息,肉食蠲除业境消。
    送药时时过邻父,放鱼日日度溪桥。
    自怜爱物还成癖,门巷春来草没腰。
  • 8
    [宋]

    《野景》

    衮风柳絮乱溪桥,一抹轻烟野外遥。
    独钓渔翁占江上,耦耕农父伴山腰。
    黄鹂百转趁红日,白鹭一行登碧霄。
    只怕时光如水迅,前村忍听一声蜩。
  • 9
    [明]

    《陈桧》

    上方双桧郁岧峣,不逐祯明玉树雕。
    云拥鹤巢溟海暗,火枯龙骨艮官遥深根入地应千尺,老干擎天已十朝。
    夜半木精听说法,昔年亡国恨都消。
  • 10
    [宋]

    《书事》

    北征谈笑取关河,盟府何人策战多?
    扫尽烟麈归铁马,剪空荆棘出铜驼。
    史臣历纪平戎策,壮士遥传入塞歌。
    自笑书生无寸效,十年枉是枕琱戈。
  • 11
    [宋]

    《初夏》

    南风吹笋成修竹,园林一番新阴绿。
    足愁多病少欢娱,感时念远伤幽独。
    遥山林外知何处,倦客楼头空极目。
    悲笳三叠闭江城,娟娟新月啼乌宿。
  • 12
    [明]

    《大祀》

    晨驾旌旄列队行,龙旗遥映凤城明。
    护霜云外天颜碧,笼水烟边山色青。
    新岁野郊春气霭,今朝村市晓晴生。
    鞠躬稽首参天处,四海讴歌贺太平。
  • 13
    [唐]

    《天街》

    九衢风景尽争新,独占天门近紫宸。
    宝马竞随朝暮客,香车争碾古今尘。
    烟光正入南山色,气势遥连北阙春。
    莫见繁华只如此,暗中还换往来人。
  • 14
    [宋]

    《三堂》

    林峦十里上巉岩,飞槛初凭缥缈间。
    夔子风烟依白帝,夜郎耕稼接鸟蛮。
    砌横乱石遥临涧,门对高峰近带山。
    咫尺惊湍呈莫测,每来登此念乡关。
  • 15
    [明]

    《雨》

    触石阴霞北岭遥,逗风寒雨入檐飘。
    天涯故旧惟孤枕,箧里衣裳祗敝貂。
    绽雪芦花纷历历,经霜枫叶莽萧萧。
    还应撼郭涛声急,只怪空江上夜潮。
  • 16
    [宋]

    《夜过白云话别》

    江城话别思依依,天远山青入望微。
    正好楼头共明月,可堪遥对白云飞。
  • 17
    [宋]

    《赣石》

    万堆顽碧耸峣嶕,壅遏江流气势骄。
    铁马阵横秋战苦,水犀军乱夜声嚣。
    吕梁谩记庄篇险,滟滪休夸蜀道遥。
    怒激波声犹可避,中伤荣路不相饶。
  • 18
    [宋]

    《偈二十七首》

    定光金地遥招手,智者江陵暗点头。
    已是白头千万里,那堪於此未知休。
  • 19
    [未知]

    《黄山道中》

    狂飙逐飞霙,迅怒挟山去。
    云歛山复出,恍乘鸾背翥。
    一霁万里遥。
    下界已铺絮。
  • 20
    [唐]

    《边情》

    穷荒始得静天骄,又说天兵拟渡辽。
    圣主尚嫌蕃界近,将军莫恨汉庭遥。
    草枯朔野春难发,冰结河源夏半销。
    惆怅临戎皆效国,岂无人似霍嫖姚。
相关诗人
相关字典
范文 | 名句 | 成语 | 杂谈 | 词典 | 字典 | 拼音 | 谜语 | 拆字 | 造句 | 诗词上一句 | 诗词下一句 | 名字赏析 | 人物 | 其他 | 天气诗词 | 热门搜索 Copyright © 湘ICP备17014254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