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雨影横残虹,秋容映阴日。 寒江带暮流,晓角穿云出。 峰藏翠如织,宿鸟去无迹。 封书寄所怀,聊托金门翼。 |
| 较量人世无穷乐,罗列平生未见书。 聊奉投壶祭征虏,休言系剑马相如。 画楼晚去闻寒角,缥帙看来落蠹鱼。 日获诲言皆旧学,不惭贫贱带经锄。 |
| 画凤仙楹远,涂雌郡阁閒。 |
| 郡阁讼稀秋正爽,伫携书剑一相过。 |
| 振策出游眺,清吟竹景东。 石门千仞断,秀水一篙通。 郡阁烟光裹,人家秋色中。 乌衣多胜概,老了奈途穷。 |
| 朱轮远守未成欢。 薄宦令人意渐阑。 郡阁政清慵按吏,乡园路近欲休官。 梅花绕槛惊春早,布水当簷觉夏寒。 已是三年不闻问,何如归去把鱼竿。 |
| 我爱新安好,新安度岁华。 风烟迷郡阁,浦溆带人家。 南亩元多黍,丘中亦种麻。 更逢飘皂盖,疆场视新瓜。 |
| 势与群峰绝,崔嵬几倦登。 波澄涵倒影,云尽露危稜。 景象全胜画,林泉斗属僧。 何人凭郡阁,西望翠层层。 |
| 治烦方喜众材同,坐啸南阳郡阁中。 几案有尘书檄简,里闾无事稻梁丰。 衣冠济济归儒学,俎豆诜诜得古风。 幸屈异能来助我,敢将颜色在蜚鸿。 |
| 一亩萧然绝世喧,抗怀那肯就笼樊。 功名晚更为余事,灾异初尝出至言。 郡阁已空徐孺榻,里人犹识郑公门。 斯文未丧如繇我,后代当知李仲元。 |
| 宣城从古胜,谢守擅风流。 夫子名当世,君王付此州。 讼铃闲郡阁,吟笔动江楼。 莫忆窗中句,能诗今隐侯。 |
| 辽东羽客富仙材,仙殿飞觞接上台。 便道归宁白苹渚,经时赐对柏梁台。 里中驱弩先行路,膝下斑衣庆寿杯。 明诏许令过别墅,不忧郡阁简书催。 |
| 记言彩笔罢摛华,郡阁高闲似道家。 琴院坐听江寺磬,郡楼吟见海山霞。 春园遗母亲烧笋,夜榻留僧自煮茶。 应夭陶潜未归去,折腰奔走在泥沙。 |
| 郡阁高檐半纳云,危栏徙倚惜芳辰。 澄潮叠嶂新经雨,啼鸟开花各为春。 案有笺毫难赋景,席无歌管懒邀宾。 自怜莫厌登临数,即是葵丘代戍人。 |
| 美化何因见,民歌处处同。 雨申诸县足,狱奏半年空。 郡阁烟光里,人家霁色中。 偶吟知浅拙,将献愧明公。 |
| 白首名郎有几人,双旌昼锦不如君。 楚江萍暖烘朝日,玉女衣轻挂晓云。 极浦仙舟烟澹澹,高秘郡阁叶纷纷。 政成更与他州别,从古宜阳重艺文。 |
| 夹道浓香数里焚,随车和气一城薰。 兵民如见古循吏,文武兼能今使君。 冷射祠堂汧水月,晴飞郡阁陇山云。 幕中知有才从事,樽俎清谈定喜闻。 |
| 表海镇峥嵘,枢臣辍禁庭。 两蕃申族帐,七县造图经。 密勿君恩异,循良祖德馨。 旌旗驱驿路,鼓角出郊垧。 归梦寻温树,行尘动福星。 上仪三道判,排设十间厅。 风静衙门戟,霜寒郡阁铃。 看山楼号白,封社土分青。 花好诗难惜,梨甘酒易醒。 徵还都几日,莫爱妓娉婷。 |
| 诏选来棠树,花骢拥旆乘。 饥民期再活,寒士贺中兴。 廌角谁伤触,狼心自战兢。 只求天子信,寄避世家僧。 窃听无馀论,唯愁有急徵。 每因公宴乐,方遣妓祗承。 才薄终难纪,情深岂易胜。 相亲容似鹤,不拜许如僧。 郡阁招看雪,溪亭访蹑冰。 转愁诗老退,何以答褒称。 |
| ...,参天礼不趣。 绿萝供组绶,清籁献笙竽。 泄雨遥沾华,堆岚下照蒲。 僧窗分未足,郡阁占应俱。 漠漠云交袂,霏霏雪映须。 巨灵羞用壮,玉女愿为奴。 磊落工难画,参差德不孤。 儿孙溪石小,几杖涧松枯。 洞鄙三茅隐,山嫌四皓逋。 分形皆自立,倒影要谁扶。 将数惭同汉,臣名合赞虞。 嵩峰真树黨,天柱太无徒。 安得随人意,移将近帝都...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