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日日言归不得归,今朝真个是归期。 西楼烟水南楼月,别后何人更有诗。 |
| 云帆淼淼巴陵渡,烟树苍苍故郢城。 江上梅花无数落,送君南浦不胜情。 |
| 五里亭东晓色分,数峰连络倚青云。 回头却愧公车役,孤负沧洲野鹤群。 |
| 横堤疏柳啸寒风,吹起黄云一色同。 鹦鹉洲边家十万,晓来都在水晶宫。 |
| 连宵歌舞醉东楼,不信樽前有别愁。 半夜月明何处笛,长江风送故人舟。 十年浪迹游淮甸,一枕高眠到鄂州。 明日拟苏堤上看,当春杨柳政风流。 |
| 杜门聊自适,湖水在窗间。 纵得沧洲去,无过白日闲。 多慵空好道,少贱早凋颜。 独有东山月,依依自往还。 |
| 寂寥堆积者,自为是高僧。 客远何人识,吟多冷病增。 松烟青透壁,雪气细吹灯。 犹赖师于我,依依非面朋。 |
| 鄂渚三千里,南楼看月回。 东园花政好,去岁客重来。 兄弟皆名士,文章动上台。 倾城倾国色,也用觅良媒。 |
| 黄鹤楼前木叶黄,白云飞尽雁茫茫。 橹声摇月归巫峡,灯影随潮过汉阳。 庾令有尘污简册,祢生无土盖文章。 阑干只有当年柳,留与行人记武昌。 |
| 万艘相衔系江渚,夜半疾风来莫御。 舟轻力孱费支拄,大声舂撞如臼杵。 千金应有觅壶人,冤呼仓黄那忍闻。 吾颜死灰鱼鳖喜,公无渡河公不止。 |
| 我离鄂渚已十年,吴儿越女空华鲜。 不如上游古形势,四十余万兵筹边。 中原地与荆襄近,烈士烈兮猛士猛。 泽连云梦寒打围,城接武昌晓排陈。 书生岂无一策奇,叩阍击鼓天不知。 却思仙人白玉笛,胡床醉倚南楼吹。 貂蝉兜鍪两岑寂,若耶溪傍还作客。 空馀黄鹤旧题诗,醉笔颠狂惊李白。 |
| 江头一夜水鸣艖,江外欢声百万家。 已报主人诗满袖,更夸使者雨随车。 支离田父烟蓑湿,辟易炎官火伞伴。 一望阿瞒狼狈地,村村刺水透针芽。 |
| 流浪兵荒苦,相思岁月阑。 理惟通至道,人或谓无端。 烧猛湖烟赤,窗空雪月寒。 知音不可见,始为一吟看。 |
| 倚遍南楼更鹤楼,小亭潇洒最宜秋。 接天烟浪来三峡,隔岸楼台又一州。 豪杰不生机事息,古今无尽大江流。 凭栏日暮怀乡国,崔颢诗中旧日愁。 |
| 萧萧五马动,欲别谢临川。 落日芜湖色,空山梅冶烟。 江湖通廨舍,楚老拜戈船。 风化东南满,行舟来去传。 |
| 岂知鹦鹉洲边路,得见凤凰池上人。 从此不同诸客礼,故乡西与郡城邻。 |
| 一萍泛泛几进休,昨日黄州又鄂州。 醉语醒来都不记,小湾才转失南楼。 |
| 笑把青藜杖,远游黄鹤城。 雨消战伐气,春生弦诵声。 相从未有约,久别难为情。 东望思渺渺,江长秋月明。 |
| 鹦鹉洲头夜泊船,此时形影共凄然。 难归故国干戈后,欲告何人雨雪天。 箸拨冷灰书闷字,枕陪寒席带愁眠。 自嗟落魄无成事,明日春风又一年。 |
| 江淮万里以诗行,此老胸中有甲兵。 何止据鞍犹矍铄,试教落笔便纵横。 逢时有用真才出,知己不遭儒者轻。 若见英雄今马帅,为言刘子尚狂生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