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归来岩下养衰形,日日眠云听瀑声。 但爱一閒堪佚老,翻思万卷是劳生。 人嫌草座麻衣陋,自守芝翁木客盟。 没齿如斯吾事足,更无他事可关情。 |
| 草衣而木食,老子乐在内。 身似玄空云,踪迹了无碍。 双松亦孤高,青青远为封。 富贵不须论,本非吾所爱。 |
| 老梅何偃蹇,雪时方始花。 自守岁寒性,不肯随春华。 隐人适然见,称植溪水涯。 瘦影无阳艳,清香绝淫邪。 閒静如隐人,隐人心所嘉。 樵牧无见侵,以贻隐人嗟。 |
| 秋来归去雁山阿,为问龙湫诺讵那。 贪看高崖千丈雪,伽梨打湿竟如何。 |
| 莫年结屋傍山椒,门外荆芜没半腰。 几度赚君来扣击,老无气力举藤条。 |
| 哀哉断臂,甘受欺瞒。 心既不有,何处求安。 寂寂少林人不见,一庭风雪夜漫漫。 |
| 不暖亦不寒,气候正清淑。 岸柳尽垂丝,园笋已成竹。 山禽屡催唤,拄杖情又熟。 出门信吾步,岂复计迟速。 渡水或空云,山阴又溪曲。 悠然得真趣,此外非所欲。 |
| 吾方慕孤贞,俗苦尚冯附。 一身天地间,瓠落如大瓠。 短寄无百年,倏忽已迟暮。 平生清净禅,犹嫌被诗污。 洗除岂诚难,心空灭万虑。 更当寻亮公,竟入西山去。 |
| 分得此生閒,於今老更顽。 心终如白水,身不离青山。 拙性从人诮,前诗或自删。 衡门深草色,坏衲上苔斑。 虽有贫居乐,犹闻世道艰。 皇天如有意,会见古风还。 |
| 霸业归王室,空城但黍苗。 溪随山势转,路入市声遥。 故俗多征敛,遗民尚寂寥。 伤心到今古,祠树亦萧萧。 |
| 故里多离别,他乡久滞留。 虫声偏入夜,客梦不禁秋。 枯叶兼风响,清溪带月流。 倚门应望切,明日问归舟。 |
| 游子行远方,慈母在高堂。 砌有忘忧草,对之还断肠。 母心乃如斯,子心其可忘。 子心苟如母,足以感苍苍。 君不见汉蔡邕,晋王祥。 |
| 隔水两三家,荆扉带郭斜。 春风喧燕雀,时雨足桑麻。 翁媪皆垂白,衣冠不尚华。 乌蓬船一只,出入渡头沙。 |
| 节序易推迁,行行感暮年。 麦云黄冒陇,柳浪绿浮川。 倦鸟犹知返,飘蓬最可怜。 故乡无旧业,何计赋归田。 |
| 叠巘复平原,行行足力烦,野程难较里,旅食暂依村。 枣熟儿童聚,禾收鸟鹊喧。 徘徊顾风景,不觉念丘园。 |
| 一水从天下,源深不可知。 千寻垂缟练,余沫散珠玑。 响激雷霆合,风生草木欹。 老僧来灌顶,溅湿薜萝衣。 |
| 客居还岁暮,风雪掩柴扉。 人向行中老,乡从梦里归。 繁声交涧竹,余冷入山衣。 消遣凭诗句,犹惭未入微。 |
| 青春还又暮,草树各相高。 细雨啼姑恶,微风飞伯劳。 壮怀消白发,隐迹寄玄袍。 万事何须计,人生各有遭。 |
| 封禺山水国,曾是郭文游。 列岫开新障,平川合众流。 丹青遗像在,松竹古祠秋。 虽不逢尧禅,高风似许由。 |
| 梅有岁寒姿,桃李非其偶。 冰雪见凌厉,斯固梅之守。 伊人清且妍,是曰梅之友。 臭味得所同,不在金兰后。 溪烟陇月间,幽其未尝负。 中路勿弃捐,友道贵长久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