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天气殊清和,山中多胜践。 沿流采香芹,穿云得芳荈。 幽怀日以舒,嚣尘自兹遣。 乘月返茅茨,倦足不复洗。 |
| 风露洗空寒,秋清四体安。 偶扶筇杖出,因采菊花餐。 老觉心情懒,閒知世界宽。 寒山诗一卷,随意作经看。 |
| 送子西风里,令予起别愁。 何时通远信,逾月在孤舟。 野果经霜实,潮田带露收。 明朝於此地,独自倚高楼。 |
| 自为山中人,不厌山中居。 云西最高峰,秀出如芙蕖。 |
| 幽径任蓬蒿,衡门闭亦牢。 驹寒宜在谷,鹤倦懒鸣皋。 老树根流髓,重岩石长膏。 樵童更閒静,听我读离骚。 |
| 胡雁南翔已尽回,闺中不见寄书来。 穷荒二月无青草,长对东风赋七哀。 |
| 秋色遍西原,行吟野兴存。 坂田通堰熟,溪水度滩喧。 宿鸟分投树,归牛各认村。 幽居乘夜返,松月在衡门。 |
| 郊行雨初歇,野径泥犹滑。 斜日照残云,云边飞鸟没。 别浦有行舟,乘流櫂歌发。 对景未能去,沙头待新月。 |
| 檐外竹珊珊,空房住一间。 无人曾到此,老子有余閒。 土蚀铜壶缺,苔滋粉壁斑。 於焉自成乐,遮莫笑痴顽。 |
| 空中难度日,池上独徘徊。 露冷芙蕖死,天高鸿雁来。 枯茎宁再润,群叫易成哀。 对此能无感,吾亲在夜台。 |
| 穷居虽寂寥,苦节谅难改。 青青山上薇,朝莫犹可采。 薇尽而长饥,饿死亦无悔。 古者夷与齐,清风弥亿载。 |
| 閒身孰能鞿,萧散随所欲。 凉风入芒屦,缓步秋塘曲。 清波淡无涯,无以涤心目。 鱼鸟亦忘情,何如在濠濮。 |
| 自为山居人,梦寐亦安佚。 颇谓龟六藏,全胜兔三窟。 性中信一真,身外无余物。 形谢即示已,谁能问埋骨。 |
| 陵谷今迁变,衣冠半不存。 闾阎小儿女,尽解北人言。 |
| 日照松头冻雪崩,又闻烘拆小池冰。 起看门外群峰色,绝顶才分翠一棱。 |
| 千岩万壑幽深地,一钵三衣自在身。 断定不行朝市路,无因犹识利名人。 |
| 疎索复疎索,世道今难托。 骥騄筋力残,鸾凰羽毛落。 林公古人徒,风期谅如昨。 归来乎山中,携手共行乐。 |
| 吾生癖而慵,烟霞成痼疾。 千山复万山,曾不厌深密。 广厦非所睎,分甘死蓬荜。 或问予如何,高明鬼瞰室。 |
| 蒲长何已折,秋水碧相涵。 日照沙洲暖,鸳鸯睡正酣。 |
| 凡物无美恶,适俗斯见收。 荆玉铁强献,随珠毋暗投。 苟曰道不同,其可相为谋,知已尽沦丧,吾生行且休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