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过客烦瞻视,当途独有名。 几人行大道,用尔算前程。 土石仪形久,山河里数明。 从兹知正路,捷径谩纵横。 |
| 舟过梢人屋,停帆去未能。 野梅皆是刺,滩水不为冰。 里数讹难准,官称俗可憎。 欲登岩石坐,有吏复无朋。 |
| 万峰交掩一峰开,晓色常从天上来。 似到西方诸佛国,莲花影里数楼台。 |
| 谁将龙脊置新亭,一饷登临耳目醒。 欲识海门山尽处,烂银堆里数螺青。 |
| 烧痕惨淡带昏鸦,数尽寒梅未见花。 回雁峰南三百里,《捕蛇说》里数千家。 澄江绕郭闻渔唱,怪石堆庭见吏衙。 昔日愚溪何自苦? 永州犹未是天涯。 |
| 榕树阴中一苇横,鹧鸪声里数峰青。 南人到此亦肠断,不是南人作麽生。 |
| 花飞惜不得,年长更堪悲。 春尽有归日,老来无去时。 风前千片雪,镜里数茎丝。 肠断青山暮,独攀杨柳枝。 |
| 东堂岁晚直穷寂,落叶寒蔬风雨余。 下里数家同井臼,荒山十里半榛芜。 夜霜摧菊房俱敛,晴日熏梅气欲苏。 谁似樊山偏得意,倚天紫翠照空虚。 |
| 山前风雨欲黄昏。 山头来去雪。 鹧鸪声里数家村。 潇湘逢故人。 挥羽扇,整纶巾。 少年鞍马尘。 如今憔悴赋招魂。 儒冠多误身。 |
| 祖帐临伊水,前旌指渭河。 风烟里数少,云雨别情多。 重叠受恩久,邅回如命何。 东山与东阁,终异再经过。 |
| 宣城去京国,里数逾三千。 念汝欲别我,解装具盘筵。 日昏不能散,起坐相引牵。 冬夜岂不长,达旦灯烛然。 座中悉亲故,谁肯舍汝眠。 念汝将一身,西来曾几年。 名科掩众俊,州考居吏前。 今从府公召,府公又时贤。 时辈千百人,孰不谓汝妍。 汝来江南近,里闾故依然。 昔日同戏儿,看汝立路边。 人生但如此,其实亦可怜。 吾老世味薄,... |
| 山前灯火欲黄昏,山头来去云。 鹧鸪声里数家村,潇湘逢故人。 挥羽扇,整纶巾,少年鞍马尘。 如今憔悴赋招魂,儒冠多误身! |
| 青草长沙境,洞庭渺相连。 洞庭西北角,云梦更无边。 复有白湖沌,渺莽里数千。 岂惟大盗窟,神龙所盘旋。 白湖辛已岁,忽堕死蜿蜒。 一鳞大如箕,一髯大如椽。 白身青鬐鬣,两角上梢天。 半体卧沙上,半体犹沈渊。 里正闻之官,官使吏致虔。 作斋为禳禬,观者足阗阗。 敛席覆其体,数里闻腥膻。 一夕雷雨过。 此物忽已迁。 遗迹陷成川... |
| 青草长沙境,洞庭渺相连。 洞庭西北角,云梦更无边。 复有白湖沌,渺莽里数千。 岂惟大盗窟,神龙所盘旋。 白湖辛已岁,忽堕死蜿蜒。 一鳞大如箕,一髯大如椽。 白身青鬐鬣,两角上梢天。 半体卧沙上,半体犹沈渊。 里正闻之官,官使吏致虔。 作斋为禳禬,观者足阗阗。 敛席覆其体,数里闻腥膻。 一夕雷雨过。 此物忽已迁。 遗迹陷成川... |
| 初来淮阳春已晚,下里数楹聊寝饭。 此邦花时人若狂,我初税驾游独懒。 任王二君真解事,来致两盘红紫烂。 天姝国艳照蔀屋,持供佛像安敢慢。 江湖逢春岂无花,格顽色贱皆可拣。 誓观中州燕赵态,一洗千里穷荒眼。 风波历尽还故郡,此愿谁知辄先满。 那知中夕忽凛烈,卧拥牛衣眠失旦。 名园泥淖安可入,坐借残芳风雨散。 东邻夫子亦嗜酒,卧听...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