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故事登高会,流风落帽文。 客樽常满满,篱菊任纷纷。 马埒摅衣气,萸囊想旧闻。 不须兰作佩,骚客恨如云。 |
| 龙山何处暮云黄,坐想前贤落帽狂。 萸实菊花良不恶,为君沽酒作重阳。 |
| 满城风雨近重阳,悟竹萧萧欲断肠。 敢望白衣来送酒,拟将黄菊去为粮。 击萸安得山堪避,落帽岂无人在旁。 千载风流心独会,饮泉亦足慰凄凉。 |
| 此生几度换炎凉,过了重阳又一阳。 无奈流年如转毂,得逢佳节且飞觞。 风前落帽从吹鬓,江上登台任断肠。 老去已忘荣与辱,只思归卧水云乡。 |
| 秋高身老少陵悲,不独云飞雁亦飞。 红叶色深偏照酒,黄花香重欲沾衣。 绝知落帽欢娱好,最奈登山伴侣稀。 强插茱萸修故事,未妨醉眼送斜晖。 |
| 满城风雨近重阳。 小院更凄凉。 遥想东篱山色,今年花为谁黄。 何妨载酒,登高落帽,物外徜徉。 都把渊明诗思,消磨。 |
| 君有云泉酒,诗来寄我尝。 色过金菊淡,味带木兰香。 北固山城秀,东园水榭凉。 无因陪落帽,孤酌负重阳。 |
| 龙山歌舞无人道。 只说先生狂落帽。 秋风亦是可怜人,要令天意知人老。 菊花不为重阳早。 自爱古人诗句恼。 与君郑重说,残年惟有重阳好。 |
| 卧对佳辰两鬓斑,幽忧深闲屋三间。 芎能去湿方摩腹,菊可延龄少慰颜。 骨瘦免教先落帽,酒行无分作颓山。 遥知太守登高处,座客诗成烛影闲。 |
| 满城风雨不禁秋,宁是先生懒出游。 采菊未成三径约,看囊尚有一钱留。 催租有底关诗思,落帽何妨付酒舟。 今岁重阳还是客,湖山信美岂吾州。 |
| 胜游元在十人中,健翮先培万里风。 落帽有欢追戏马,峨冠无计屈乘骢。 对门尚许官曹近,光馆犹期燕会同。 幸可夸张少年在,未须细数菊花丛。 |
| 落帽沾衣总失真,追随萸菊亦劳神。 酒无肴核依然好,家有溪山岂是贫。 沆瀣从空来夜气,青冥随处际秋旻。 不知此是登高否,为问慈恩塔上人。 |
| 当年倾盖便情亲,老去那知更贱贫。 松竹故园秋未老,溪山南国雨能新。 可怜作客身如梦,尚喜传家笔有神。 咫尺重阳归务速,吹花落帽要吾人。 |
| 欲买山园种菊花,此心荏苒负年华。 几时三径成归计,今日重阳转忆家。 落帽已惊微雪早,登楼为望白云斜。 诗成卷起悲秋意,天阔风高未易涯。 |
| 重阳日,四面雨垂垂。 戏马台前泥拍肚,龙山路上水平脐。 渰浸倒东篱。 茱萸胖,黄菊湿齑齑。 落帽孟嘉寻蒻笠,漉巾陶令买蓑衣。 都道不如归。 |
| 重阳日,阴雨四效垂。 戏马台前泥拍肚,龙山会上水平挤。 直浸到东篱。 茱萸胖,菊蕊湿滋滋。 落帽孟嘉寻篛笠,休官陶令觅蓑衣。 都道不如归。 |
| 一年好景是重阳,萸紫樨红菊更黄。 可但初旬堪落帽,不二九再飞觞。 芝书况有重重庆,桂种仍傅衮衮芳。 岁岁年年秋色里,玳筵红烛醉风光。 |
| 一番风雨一番凉。 炯秋光。 又重阳。 潇洒东篱,浑学汉宫妆。 今日且须开口笑,花露袅,鬓云香。 泼醅新取淡鹅黄。 趁幽芳。 趣飞觞。 落帽当时,发少年狂。 万事破除惟有此,尘外客,醉中乡。 |
| 龙山何处,记当年高会,重阳佳节。 谁与老兵供一笑,落帽参军华发。 莫倚忘怀,西风也会,点检尊前客。 凄凉今古,眼中三两飞蝶。 须信采菊东篱,高情千载,只有陶彭泽。 爱说琴中如得趣,弦上何劳声切。 试把空杯,翁还肯道,何必杯中物。 临风一笑,请翁同醉今夕。 |
| 算秋来景物,皆胜赏、况重阳。 正露冷欲霜,烟轻不雨,玉宇开张。 蜀人从来好事,遇良辰、不肯负时光。 药市家家帘幕,酒楼处处丝簧。 婆娑老子兴难忘。 聊复与平章。 也随分登高,茱萸缀席,菊蕊浮觞。 明年未知谁健,笑杜陵、底事独凄凉。 不道频开笑口,年年落帽何妨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