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牛头天际碧凝岚,王导无稽亦妄谈。 若指远山为上阙,长安应合指终南。 |
| 际晚帆投岸,苍苍暮霭平。 别愁当月满,乡梦趁潮生。 牛渚今宵客,鸠兹明日程。 渐欣江路少,得近故山行。 |
| 独上台城望远空,当年遗迹动悲风。 怀春罗绮旗亭外,向夕牛羊辇路中。 几寺残碑深野草,故宫眢井落梧桐。 只今多少兴亡感,湖水苍茫背郭东。 |
| 台城遗迹动凄其,总为前朝足乱离。 旧路人非芳草在,故宫春尽落花知。 江山白首犹余恨,鸟雀黄昏亦自悲。 更是伤心张绪柳,年年空被野风吹。 |
| 苑城遗迹尽烟霞,草色登台起暮笳。 地卷豹湖埋帝辇,山横雉堞抱人家。 风来百舌听经鸟,露泣胭脂坠井花。 估贩还寻芳乐路,酒帘不动夕阳斜。 |
| 沧江溯流归,白璧见秋月。 秋月照白璧,皓如山阴雪。 幽人停宵征,贾客忘早发。 进帆天门山,回首牛渚没。 川长信风来,日出宿雾歇。 故人在咫尺,新赏成胡越。 寄君青兰花,惠好庶不绝。 |
| 正蒙字子明,江宁人。 居通济门外之罾湾,临河结庐,柴门昼闭。 带索拾穗,未尝俯仰于人。 年逾九十,隐沦终老。 今体诗几万首,今刻其什一,顾邻初为序。 台城一上路层层,景物萧条感慨增。 玄武湖秋鸿雁下,华林园泠露霜凝。 空山僧寺三更磐,隔岸人家半夜灯。 霸业只今消歇尽,惟余明月照金陵。 |
| 文潜字元翰,莆田人。 孤癖苦吟,诗不多作,或累月始成一章。 弃家学道,寄食武夷山中,数载后剃发为僧。 谩将遗迹问齐梁,寂寂台城露草荒。 废井尚封陵寝气,初钟不唤景阳妆。 苍茫野水迷官道,高下寒山出女墙。 还忆诵经梁武帝,临风倚树吊斜阳。 |
| 嗣经字曰常,上饶人。 故姓璩。 身魁梧,多笑言,吟诗不辍。 面圆而紫色,人戏呼为蟹脐,王笑而应之。 博学多撰述,有《秋吟》八章,一时传之。 湖山迤逦接亭皋,前代遗踪有石壕。 别殿珮环归杞棘,修陵凫雁出蓬蒿。 台荒过午樵歌入,寺近经时梵铎高。 肠断覆舟山下路,年年春草似青袍。 |
| 一望江山去不回,断碑荒草旧宫台。 六朝陈迹皆如梦,夜夜寒潮送月来。 |
| 仲溱字惟秦,侯官人。 性拙直,寡言笑,与人交接,言辞少拂即掩耳而去。 诗苦求工,不惬意不止。 每出其诗示人,以手按纸,手颤口吟,人或诵其诗,口喃喃与相应和,其自喜如此。 平湖一片浸崔嵬,城近黄昏鸟雀哀。 春草自深沽酒市,天花空落讲经台。 云埋故垒谁为主,水出青溪更不回。 六代兴亡成旧梦,翠华驰道上苍苔。 |
| 天津桥上望,如在玉门关。 月过东西浦,江分远近山。 凄凉三尺墓,兴废六朝间。 千古登临地,寒潮自往还。 |
| 时平更觉宦情闲,次第春光烟水间。 独向尊前问明月,多从马上看青山。 陵藏衣剑传龙远,台绕笙歌想凤还。 可道繁华同上国,只凭清梦到朝班。 |
| 中年多病才都减,无奈金陵景物何。 安得山楹周四者,肯来相伴此吟哦。 |
| 控带洪流古帝城,欲寻旧事半榛荆。 六朝山色情终在,千古江声憾未平。 设险丘陵荒蔓草,带城桑柘接新耕。 十年重到无人问,独立东风一怆情。 |
| 云气依稀有若无,定山山下片帆孤。 青芜不尽天连水,野鸭飞来成画图。 |
| 陶山松柏已成阴,地阔天高不可寻。 二十年中儿又女,人间独自有伤心。 |
| 豪士阻江海,瓜分域中权。 真人开关梁,曾不费一弦。 六朝妙人物,蔓草萦寒烟。 至今哀江南,咏歌在渔船。 穷山虎豹穴,磨衲拥高年。 青天行日月,坐搅磨蚁旋。 身将时共晚,道与世相捐。 犹能揽壮观,巨浸朝百川。 |
| 金陵故国。 极目长江浩渺,千重隔。 山无际,临湍怒涛碛。 俯春城苇寂。 芳昼迤逦,一簇烟村将晚,严光旧台侧。 何处倦游客。 对此景惹起离怀,顿觉旧日意,魂黯愁积。 幽恨绵绵,何计消溺。 回首洛城东,千里暮云碧。 |
| 尚识历阳道,依然西照间。 风烟石碛戍,林麓楚王山。 隔水一凝伫,当年百往还。 谁怜跃马客,衰病再投闲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