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钟离春,白头深目凹鼻唇,皮肤若烟面如尘。 手有五色之彩线,为君补衮成天文。 渐台之君荒且忮,明朝夷台作平地。 太子择日正储位,钟离在宫齐国治。 |
| 衣兮木叶,髯戟面铁。 所执何书,原闻其说。 |
| 淮水去不极,淮山与偕驰。 钟离两迁客,路远归何期。 孰云归无期,此夕乃见之。 握手说辛苦,杯觞复同持。 须臾忽惊别,我梦方自知。 虽梦亦足喜,况乃归来时。 |
| 门户期兴起,交朋务琢磨。 反身求大学,决意取儒科。 赞府声尤著,邻封惠亦多。 伤心濠上路,无复听弦歌。 |
| 别去期三载,伻来痛一书。 死生诚大矣,力量果何如。 平日真知我,遗言苦问予。 作铭虽不愧,回首倍欷歔。 |
| 遥遥东郭寺,数里占原田。 远岫碧光合,长淮清派连。 院藏归鸟树,钟到落帆船。 唯羡空门叟,栖心尽百年。 |
| 皓首潘郎少似君,一麾新得浙江濆。 神仙窟宅金华近,吴越封疆宝婺分。 沈约瘦来题八咏,张颠醉后扫千文。 才高政美应无事,莫厌双溪卧白云。 |
| 漂泊嗟吾远,支吾赖汝贤。 老亲思馔肉,痴女忆衣绵。 刀尺砧声里,灯花笑影边。 聊将千里梦,持送到金川。 |
| 吾爱钟离意,锦制与人异。 荒县民无庐,茅竹毕缮事。 亦有多怖人,憯憯惑祸崇。 祝土矢乃尽,神谴不敢避。 |
| 生在儒家遇太平,悬缨垂带布衣轻。 谁能世路趋名利,臣事玉皇归上清。 |
| 同上高亭一赋诗,喜逢君是谪归时。 不然此日登临处,应望天涯有远思。 |
| 濠梁自古扬州域,禹娶涂山城尚留。 钟离虽尝作楚县,子男之国书春秋。 卑梁争桑起吴衅,阴陵失道除汉雠。 嬴秦属之九江郡,典午置郡任愈优。 萧梁尤重北徐镇,高齐又为西楚州。 贞观割淮疆理失,元和加水号名修。 阳冰篆虎书户册,奇画于今照谯楼。 浮山筑堰谁与谋,漫引童谣为激沟。 役工沈铁不胜计,欲灌寿阳为废丘。 雾昏三日水怪出,一决... |
| 巾裹唐装本布衣,平生唯识一钟离。 此中养得婴儿就,世上行尸有许悲。 |
| 扶风女,行如有嬖,貌如钟离春。 三十不肯嫁,独识五噫君。 荆钗服终身,井臼操必亲。 举案上食如大宾。 如何会稽守,糟糠告去如市人。 |
| 石城风起浪声齐,六代兴亡动客思。 吴苑落花啼杜宇,宋台荒草走狐狸。 残香犹染胭脂井,遗恨空传璧月词。 谁道钟山佳气歇,真龙又见起钟离。 |
| 炯炯双眸古老锥,手提向上大钳鎚。 蓦然寻着钟离老,捉住长髯问是谁。 |
| 亲王代祀抚松楸,玉座金门敞素秋。 日月丽文深睿想,风云齐仗俨神游。 钟离树老幻宫壮,芒砀山高王气浮。 此日彤庭瞻拜地,祠光应彻五城楼。 |
| 近闻韦氏妹,迎在汉钟离。 郎伯殊方镇,京华旧国移。 春城回北斗,郢树发南枝。 不见朝正使,啼痕满面垂。 |
| 昔年曾遇火龙君,一剑相传伴此身。 天地山河从结沫,星辰日月任停轮。 须知本性绵多劫,空向人间历万春。 昨夜钟离传一语,六天宫殿欲成尘。 |
| 极目登高丘,秋高淮泗平。 淮泗东南流,故绕钟离城。 东京昔丧乱,英雄纷战争。 杀人及鸡犬,旷野寂无声。 悠悠千载下,复见新人耕。 魏公今何在,铜台春草生。 公路冢中骨,岂忧王室倾。 北海固为豪,平原安可轻。 时哉有屈信,汉道再昌明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