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山结深深碧玉龛,神龙保此一泓甘。 我来酒渴如虹饮,料得来生未解贪。 |
| 碧玉罅中仙洞府,玻瓈无底涵烟雨。 好将润泽天下施,沾溉宁论数千亩。 |
| 抱石寒泉涌帝青,净涵窟宅驻鲵鲸。 谁知润物功无尽,只见岩腰鉴样平。 |
| 冒风冒雪冒霜寒,手足胼胝百状艰。 只为胸中春一点,未能忘世卧溪山。 |
| 三月春风暖更飘,满山嫩绿正娇娆。 几声劝我脱破袴,何处撩人婆饼焦。 甘旨仅能供素发,涓埃未有答皇朝。 吾庐惭近亦堪喜,试把白醪倾绿瓢。 |
| 天涯兵火后,风景畏临门。 骨肉到时节,团圆因梦魂。 池塘营水眼,岭峤结花根。 耳纵听歌吹,中心不可论。 |
| 早起辞林馆,邻鸡已再嗥。 月弦当户直,斗柄插山高。 细湿侵藜杖,轻寒袭布袍。 前趋东日上,五色动云涛。 |
| 风烟古上饶,属邑寄山椒。 仇览同栖棘,陶潜共折腰。 安与方就养,黄绶岂辞遥。 善绩青箱业,兴廉有汉条。 |
| 松盖筠幢护石门,净居尘间此间分。 不须更觅南行路,已向高峰见德云。 |
| 长松十里晓冥冥,行尽松林到法城。 悄悄虚廊无客语,阴阴众绿有莺声。 新荷万点土花碧,白鹭一行春雪轻。 麦秀渐渐桑叶暗,怳然如在故园行。 |
| 莫遣离愁相绊萦,九州之外尽愁城。 酒频挹注幽尤浣,诗苦冥搜太瘦生。 漠漠草茵习蛱蝶,深深柳幄韵鹂鹒。 客怀未与成匆遽,三沐三熏慰此情。 |
| 交游无数竟谁同,雅羡夫君气似虹。 吾道久随流俗弊,义居今风古人风。 端能纵目秦淮上,解逅论文楚水东。 归去梅花开也未,江头叶叶翦霜风。 |
| 年来五十筋力衰,不耐风霜不耐雪。 手为寒凋可鑢磋,足为冻冽如刀切。 泥泞跋涉负涂豕,硗确陟降蟠山鳖。 欹行横行又跳行,忍痛忍饥复忍渴。 此劳此苦岂再堪,焚舟之战惟一决。 |
| 古岸绿蒲老,春帆逆水轻。 烹鲜聊以芼,泝险复兼程。 可用兹时乐,无将远道惊。 曾为江上客,因赠北行人。 |
| 我昔曾为江左国,剩说鹅湖今壮邑。 频年官府苦催科,百里齐民犹珥笔。 男儿遇事难是图,猛士缚兽须于菟。 才高政不较难易,知公此去无趦趄。 嗟予仰韩如仰斗,公亦登门及予否。 为言饥饿六年中,两眼犹能记千首。 |
| 鹅湖山下长亭路,明月临关。 明月临关。 几阵西风落叶干。 新词谁解裁冰雪,笔墨生寒。 笔墨生寒。 曾说离愁千万般。 |
| 敛藏先用肃如秋,次第阳和遍九州。 岁月正缘闲里度,纷嚣那得静中游。 明知与点有真乐,未足希颜却自愁。 讽咏棹歌思九曲,与君重红泛扁舟。 |
| 来时积雪归途熟,暗中流换惊时节。 所幸康宁九十亲,依然堂上垂华发。 随意何当足甘旨,斑衣日戏慈颜悦。 丈夫事业有用舍,穷通不能必分别。 直须用和随处处,无徒潇洒送日月。 嗟嗟世人泣岐路,东乡久哉吾计决。 终当练马扶桑树,车行万里谁能遏。 慷慨自奋歌此章,老去不知情激烈。 |
| 先生在荷峰,此日赋泉石。 及今又重午,领客酌莲碧。 教雨落九垓,随地成廉泽。 师友系天伦,岂必同过客。 孔孟与曾颜,日月照不息。 袖香拜邹鲁,历历抚遗迹。 沂水并尼山,雩坛俨如昔。 晞发濯我缨,埃溘尽湔涤。 归来见佳吟,转觉肝胆易。 此事不得再,此日良可惜。 自怜饮食身,犹受气形役。 何当坐百原,一啸脱尘屐。 |
| 太学声名旧,文昌荐墨珍。 铨曹略常调,幕府得嘉宾。 使檄辞南楚,安舆发故闽。 春风满行色,有赋不妨新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