...,睎颜尽有天。 鱼虫犹可佛,鸡犬皆登仙。 顾我非六六,荷天良拳拳。 幼时气宇壮,长日文彩鲜。 琴剑微暖席,江湖动经年。 异乎三子撰,契彼五家禅。 既已出洙泗,从而师偓佺。 肩依洪崖右,道在灵运前。 所得既天秘,与交又国贤。 可图大药资,以办买山钱。 东访鼎湖浪,西寻苍梧烟。 一寸百炼刚,半生双行缠。 簪绅非无欲,鱼鸟从所便... |
大儒畴昔起乾淳,天地星源一脉真。 肯使我为修学记,始知君是读书人。 流泉要验胸中活,死草无拘纸上陈。 太极初生第一点,寻根细认古今春。 |
一杯春酒对湖山,远胜夷犹绿水间。 觅句未工天欲暮,碧动飞满舍前湾。 |
臭味还吾辈,炎凉笑若曹。 相逢倾盖旧,可但泛舟劳。 夜雨湖山好,西风鼓角豪。 主人宁避客,只觉杜门高。 |
万物备於我,本来无欠余。 窭儒可怜生,西抹复东涂。 斯文如大厦,倾壤要力扶。 犬子真鼠辈,辛苦卖子虚。 |
长哦十秋怀,清韵绕屋梁。 曲逆有饿死,英布刑而王。 向来为长公,甘受三径荒。 一身讵无馀,百年信难量。 |
画诺何如瑨,歌呼敢效曹。 一饥才免死,千虑亦忘劳。 酒里愁先醉,吟边句未豪。 北窗陶靖节,千载只渠高。 |
吾儿癸卯豚犬耳,徐家同日生明珠。 乃翁爱子爱其类,堆盘岁岁分甘腴。 尝新既足旨甘奉,遣送更欲均有无。 但肯食芹而美矣,如渠此意夫岂徒。 嗟予已老将疾至,肉味不啜惟僧蔬。 忽惊马乳堕几案,未免馋口餐其余。 |
春在水自渌,春归渌遂休。 清非不逮渌,春奈胜于秋。 渌向阳中得,清於冷上求。 加於清一等,用是渌为优。 薄薄冰初泮,微微雨乍收。 渺瀰新岛屿,潋滟旧汀洲。 荷芰低犹卷,{上艹下孤}蒲嫰已抽。 苹繁虽渐出,藻荇禾全稠。 日暖鸳鸯浴,烟晴翡翠游。 波平双躣鲤,风静戏群鸥。 西蜀遨争举,东瓯禊竞修。 武陵花再识,汉曲佩还投。 台下溶... |
芒芒草色木方枯,泱泱乾坤气又嘘。 凋岁似吾华发后,稚阳如子妙龄初。 冬寒乍热宜磨墨,日短初长好读书。 一字未之曾究竟,百年何才是权舆。 |
为爱淮中掌似平,忽逢巨浸却心惊。 怪来万顷不生浪,冻合五湖都是冰。 碧玉湖宽容我到,白银地滑没人行。 兹游只道清无价,清杀诗翁老不胜。 |
垂柳有两种,有长有短垂。 唯兹长一种,偏与静相宜。 院宇深春后,亭台晚景时。 不胜烟羃羃,无柰日迟迟。 霡霂雨初过,清冷风乍吹。 章台街左右,华表柱东西。 起眼出墙树,拂头当路枝。 翩翻绿罗带,缥缈缕金衣。 荡{左风右昜}飘晴絮,缤纷舞暖丝。 丝牵寸肠断,絮入万家飞。 婀娜王恭韵,婆娑赵后姿。 修妍张绪少,柔软沈侯羸。 濯濯青... |
飒飒长眉绿覆肩,欲推寿数意茫然。 若非楚国庚寅岁,定是尧时丙子年。 铜笛一声惊宿鹭,蒲帆数幅破晴烟。 遥知乘醉江湖去,黄鹤楼头又放颠。 |
宇宙中和气,清泠无比方。 与时蠲疾病,为岁造丰穰。 起自青苹末,来从翠树傍。 得逢明月夜,便入故人乡。 密叶摇重幄,殷花舞靓妆。 两三声逈笛,千万缕垂阳。 细度丝桐韵,深传兰蕙香。 楼台临远水,轩槛近修篁。 盛夏驱烦暑,初晴送晚凉。 轻披绿荷芰,缓透薄衣裳。 浪走翻翩袂,波生潋滟觞。 闲愁难著莫,幽思易飞扬。 快若乘天马,... |
芳草更休生,芳樽更不倾。 草如生不已,樽岂便能停。 雨后闲池阁,春深小院庭。 是时帘半卷,此际酒初醒。 密密嫰方布,葺葺绿已成。 送回残照淡,引起晓寒轻。 静衬花村薄,闲装竹坞清。 溪边微水浸,原上未春耕。 莫遣香车辗,休教细马行。 籍馀无限意,望久不胜情。 台逈眉初敛。 楼危眼乍明。 低低暮云碧,隐隐远山青。 翠接鸳鸯浦... |
...縠升,一饭香满屋。 回思闵雨时,敢望遽炊玉。 摩挲壁间题,明府遂州牧。 山高江水长,百世照尸祝。 我来坐琴坛,腼汗愧前躅。 空余烟霞痼,未冼是公独。 请歌青城游,或附耆旧录。 |
以酒战花秾,花秾酒更浓。 花能十日尽,酒未百壶空。 尚喜装衣袂,犹怜坠酒锺。 多情唯粉蝶,薄倖是游蜂。 减却墙头艳。 添为径畔红。 飘零深院宇,点缀静帘栊。 又恐随流水,仍忧嫁远风。 水流犹委曲,风远便西东。 狼籍残春后,离披晚照中。 亭台虽有主,轩骑断无踪。 剑去拥妃子,兵来围石崇。 马嵬方恋恋,金谷正匆匆。 曹植辞休切... |
千家满明月,更觉双溪明。 秋来诗酒无,毋乃亦太清。 诗筒解我意,续续堆轩楹。 岂无斗酒藏,而待君所营。 顿闻别驾贤,行听立鹄声。 秋光恐无几,有酒何从倾。 扁舟下沧浪,有此月犹横。 要当办兹游,奇绝夸平生。 |
多病苦长夏,炎歊盛朱明。 得秋如故人,一见意已清。 夜来风袭月,桂柳窥栏楹。 颇忆横塘溪,百计无余营。 清风菡萏秋,摇摇月中声。 剽闻有新约,宾主意各倾。 妙语含风漪,一笑槊可横。 尊前欠佳各,岂无葛强生。 |
北极地上三十六度出,南极地下三十六度入。 四海之内居中国,不见南极见北极。 东生西没一轮日,西没昏黑生白。 春分秋分昼夜中,天上地下度数同。 地上天少日晷短,子月日南而北返。 地上天多日晷长,午月日北而南行。 四时成岁岁如此,日南日北而已矣。 一百八十度有奇,不过一往一来耳。 或谓四游升降殆不然,所以景佑新书删其篇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