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长安长乐古来坡,新创离亭景致多,从此祖筵休别唱,记中自有断肠歌。 |
| 京兆重阳大尹家,翠微楼上赏黄花。 秦娥应怪停歌吹,看我狂诗到日斜。 |
| 斗城谁建翠微楼,富贵陈家小状头。 和记从今为四绝,凤毛玉筯与银钩。 |
| 务闲公府都无事,骑吏前驱引马行。 雨霁晚街官柳色,日长春寺讲钟声。 云山已有终南秀,泉石犹思洛下清。 闻道曲江新水满,欲携歌管出重城。 |
| 暖日迟迟花袅袅。 人将红粉争花好。 花不能言惟解笑。 金壶倒。 花开未老人年少。 车马九门来扰扰。 行人莫羡长安道。 丹禁漏声衢鼓报。 催昏晓。 长安城里人先老。 |
| 忆昔开元全盛日,汉苑隋宫已黍离。 覆辙由来皆在说,今人还起古人悲。 |
| 柳外田园耕野苔,长安谁又弃官来。 黄花亦谓先生死,岁岁重阳少得开。 |
| 定王米换长安土,北望长安日几廻。 更有筑台归未得,凭高却望定王台。 |
| 西楼几日无人到。 依旧红围绿绕。 楼下落花谁扫。 不见长安道。 碧云望断无音耗。 倚遍阑干残照。 试问泪弹多少。 湿遍楼前草。 |
| 身去日华远,举首望长安。 四年留蜀,那复有梦到金銮。 遥想将芜三径,自笑己穷五技,无语倚阑干。 欲作天涯别,犹对俎尊闲。 秋意晚,风色厉,叶声乾。 阳关三叠缓唱,一醉且酡颜。 聚散燕鸿南北,得失触蛮左右,莫较去仍还。 後日相思处,烟水与云山。 |
| 谁把科名误寘君,不教献纳近华勋。 一麾暂远长安日,六月先清瘴海氛。 马首喜无泷吏问,笔端应有鳄鱼文。 明年胜日知无限,还记江东日暮云。 |
| 来往吴松二十春,五湖烟月旧知津。 高秋枫落哦佳句,斜日江边脍细鳞。 谁解扁舟载西子,独怜茶灶老诗人。 自惭遮日长安道,深愧渔蓑浪漫身。 |
| 浓春酒暖绛烟霏,涨水天平雪浪迟。 绿岸翻鸥如北渚,红尘跃马似西池。 麦苗剪剪尝新面,梅子双双带折枝。 试比长安水边景,祗无饥客为题诗。 |
| 长安二月东风里,千红陌上香尘起。 都人欢呼去踏青,马如游龙车如水。 两两三三争买花,青楼酒旗三百家。 长安酒贵人未醉,岸头芳草日半斜。 谁家女子娇似玉,约莫青春十五六。 郁金罗带苏合香,琵琶自度相思曲。 相思曲,声断续,断续回文不堪读。 回文断续有续时,离肠寸无续期。 |
| 举头便是长安日,弄袖时飘梦泽风。 茂苑久抛飞鸟外,楚台遥在碧云中。 |
| 长安君别后,动即是相思。 料想还家日,胜如为客时。 江寒惊梦断,路远得书迟。 几度空凝望,春风又柳丝。 |
| 长安君别后,动即是相思。 料想还家日,胜如为客时。 江寒惊梦断,路远得书迟。 几度空凝望,春风又柳丝。 |
| 杨柳风前旗鼓闹。 正陌上、闲花芳草。 忍将愁眼覰芳菲,人未老。 春先老。 长安比日知多少。 日易见、长安难到。 无情苕水不西流,渐迤逦、仙舟小。 |
| 少日屠龙事已劳,送人千里发江涛。 蓬莱地近风方细,阊阖门开日正高。 春里看花须款款,雨中剪韭且陶陶。 金吾已办长安月,双凤扶云立海鳌。 |
| 挺秀穷荒叹未遭,昔贤吟赏著风骚。 纵班卢橘材非偶,不近长安价愈高。 烟雨万株遥若画,尘埃一骑笑徒劳。 琱盘此日无遗远,品格妍媸敢自逃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