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至今青霄人,犹是门下客。 |
| 万里平泉梦,谁怜创业难。 已闻封树伐,敢惜赐书残。 鹰击宁论饱,乌栖不奈寒。 长平门下客,知复几任字。 |
| 行吊先桃茢,丧车后纸钱。 老胡门下客,宁可入黄泉。 |
| 玉颜羞见锦衣侯,草木烟封雨锁愁。 不似田文门下客,一贫一富不知羞。 |
| 去此十三秋,重来雪满头。 镜颜加老丑,诗骨带穷愁。 鸟语新晴树,人寻旧倚楼。 藏春门下客,一半落出丘。 |
| 伊水西头月,青山北脚云。 夜台无复晓,阴岭有时熏。 龙剑双埋没,庭兰竟郁芬。 不知门下客,谁刻道傍文。 |
| 紫荆庭下列三株,十五年中次第枯。 馀庆后来英俊有,老成先辈典刊无。 每怀素志甘瓢饮,不觉长身要杖扶。 头白少公门下客,酸风吹咏渍畏涂。 |
| 钜德元功凤应韶,屏风隔坐翊昌朝。 星辰循轨三阶正,钟鼓重新一气调。 活国工夫归断断,炼形真一已飘飘。 芒鞋门下尘埃客,拔宅惟看上紫霄。 |
| 秋风吹晓露,秋雨送秋炎。 祖师门下客,无处不咨参。 前程忽撞著个金口木舌汉。 |
| 天台雄秀萃方岩,仙骨童时已不凡。 才杰少魁金榜第,年高犹带侍臣衔。 蚤因名节成闲退,晚等薰莸谢谤谗。 衰老滥称门下客,有怀无复寄书函。 |
| 一叶落,便知秋,顢頇佛性。 一尘起,大地收,儱侗真如。 若是衲僧门下客,不用更踌躇。 曾向华山图上看,又添潘阆倒骑驴。 |
| 一九二九,百拙千丑。 昨日今朝,地迥天寥。 少林门下客,立处雪齐腰,千载令人恨不消。 |
| 老渔取鱼倍知津,设网提纲疑有神。 船头兀坐如鸱蹲,忽然一举千百鳞。 涎沫盈筥趋早市,掌握铜腥俱是利。 陂湖漠漠水连天,尽欲留为子孙计。 书生白首困嚅嗫,世乱身危舟一叶。 君不见孟尝门下客三千,此日冯讙正弹铗。 |
| 自我观世间,色色厌逐迫。 个中无尺地,漫不见阡陌。 中有南柯游,未怕东方白。 闭眼一榻多,开眼六合窄。 弥明息如雷,非我门下客。 觉寐两不知,偃仰有真宅。 |
| 恨无负郭田二顷,空有载行书五车。 江上青山横绝壁,云间细路蹑飞蛇。 鸡号黑暗通蛮货,(胡人谓犀为黑暗。 )蜂闹黄连采蜜花。 共怪河南门下客,不应万里向长沙。 (乔受知于吴丞相,而施州风土大类长沙。 ) |
| 谁将蜀柳赠行人,曾伴灵和殿下春。 笑煞后来门下客,风流不似乃翁身。 |
| 迟笑秦昭舅,吝讥和长舆。 当时虽说贵,退步不为疏。 萸实采重岭,拒霜临碧渠。 梁王门下客,先后有严徐。 |
| 弁峰茹水挽将归,北第南园自一时。 过眼浮名真是梦,回头乐事总成悲。 荆兰膝下同黄壤,鸿雁行中失白眉。 曾是汝阳门下客,凄凉空咏八哀诗。 |
| 既老仍开国,因归得赐金。 念怀知主意,坚介见臣心。 笔札尚存纸,性情犹托吟。 向来门下客,东首泪盈襟。 |
| 门下轩裳不转头,何人皮底著阳秋。 独烦客子冲泥屐,屡到衰翁听雨楼。 从昔诗声追正始,即今宾友验宣州。 清篇快读强人意,未觉京尘厌薄游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