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枫叶微红近有霜,碧云秋色满吴乡。 鱼冲骇浪雪鳞健,鸦闪夕阳金背光。 心为感恩长惨戚,鬓缘经乱早苍浪。 可怜广武山前语,楚汉宁教作战场。 |
| 满目江山四望幽,白云高卷嶂烟收。 日回禽影穿疏木,风递猿声入小楼。 远岫似屏横碧落,断帆如叶截中流。 (缺二句) |
| 郡城楼阁绕江滨,风物清秋入望频。 铜鼓祭龙云塞庙,芦花飘市雪粘人。 莲披净沼群香散,鹭点寒烟玉片新。 归去杜陵池馆在,且将朝服拂埃尘。 |
| 郡城楼阁绕江滨,风物清秋入望频。 铜鼓祭龙云塞庙,芦花飘市雪粘人。 莲披净沼群香散,鹭点寒烟玉片新。 归去杜陵池馆在,且将朝服拂埃尘。 |
| 欹枕不视事,两日门掩关。 始知吏役身,不病不得闲。 闲意不在远,小亭方丈间。 西檐竹梢上,坐见太白山。 遥愧峰上云,对此尘中颜。 |
| 水乡春气变新正,风物光荣异帝城。 闲步偶寻芳草色,空林独听野莺声。 烟霞未得从幽兴,吟赏潜悲减旧情。 燕麦杨花自摇荡,不知离客困南征。 |
| 潘岳一篇秋兴,李成八幅寒林。 舍北偶然倚杖,尽见古人用心。 |
| 务简凭危槛,凝然感物华。 孤村经野烧,极浦见渔家。 滩急舟难渡,山高日易斜。 明时如道在,焉复痛怀沙。 |
| 暖入纱巾淡淡风,倚楼客思话无穷。 前山倒影摇春水,野火飞烟入暮空。 无数舟人相尔汝,一群沙鸟自西东。 江流不碍钟声度,和雨收来八句中。 |
| 高斋复晴景,延眺属清秋。 风物动归思,烟林生远愁。 纷吾自穷海,薄宦此中州。 取路无高足,随波适下流。 岁华空冉冉,心曲且悠悠。 坐惜芳时歇,胡然久滞留。 |
| 南冠亭外淡江天,久客登临更浩然。 远浦秋深翻白浪,孤山日暮起苍烟。 已嗟异国逢衰节,况复西风听乱蝉。 倦鸟知还虽有意,故林无奈隔秦川。 |
| 风竹散清韵,烟槐凝绿姿。 日高人吏去,闲坐在茅茨。 葛衣御时暑,蔬饭疗朝饥。 持此聊自足,心力少营为。 亭上独吟罢,眼前无事时。 数峰太白雪,一卷陶潜诗。 人心各自是,我是良在兹。 回谢争名客,甘从君所嗤。 |
| 阊门四望郁苍苍,始觉州雄土俗强。 十万夫家供课税,五千子弟守封疆。 阖闾城碧铺秋草,乌鹊桥红带夕阳。 处处楼前飘管吹,家家门外泊舟航。 云埋虎寺山藏色,月耀娃宫水放光。 曾赏钱唐嫌茂苑,今来未敢苦夸张。 |
| 昔别子未仕,人言诗有神。 预知河岭阻,不作往来频。 剩喜今犹学,须知禄为亲。 五陵花满眼,作意莫禁春。 |
| 江上车声落日催,纷纷扰扰起红埃。 更无人望青山立,空有帆冲夜色来。 沙鸟似云钟外去,汀花如火雨中开。 可怜潇洒鸱夷子,散发扁舟去不回。 |
| 摇落江天欲尽秋,远鸿高送一行愁。 音书寂绝秦云外,身世蹉跎楚水头。 年貌暗随黄叶去,时情深付碧波流。 风凄日冷湖光晚,驻目寒空独倚楼。 |
| 急雨初来已泻檐,清香欲散更穿帘。 年开九秩尚不死,坐对一编殊未餍。 人笑黠痴俱得半,自怜贫病每相兼。 说梅古谓能蠲渴,戏出街头望酒帘。 |
| 摇落江天欲尽秋,远鸿高送一行愁。 音书寂绝秦云外,身世蹉跎楚水头。 年貌暗随黄叶去,时情深付碧波流。 风凄日冷江湖晚,驻目寒空独倚楼。 |
| 直栏横绝紫微阴,凭久秋光照客襟。 一道山川寒色远,万家烟火夕阳深。 泾滩水落君鸦集,秦岭云高断雁沉。 此兴浩然须把酒,可怜难难异乡心。 |
| 结构何迢遰。 旷望极高深。 窗中列远岫。 庭际俯乔林。 日出众鸟散。 山暝孤猿吟。 已有池上酌。 复此风中琴。 非君美无度。 孰为劳寸心。 惠而能好我。 问以瑶华音。 若遗金门步。 见就玉山岑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