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东望扶桑路,聊为万顷看。 世无黄叔度,君试倚阑干。 | 
| 水绕山围夏木苍,旧时贤相读书堂。 窗间远岫供吟遍,来倚阑干半月凉。 | 
| 突兀楼居倚碧空,松江西畔太湖中。 天垂十二阑干角,月满三千世界中。 | 
| 数点滋花雨未干,弄晴红日上阑干。 杏花梢上风微动,着意吹人也不寒。 | 
| 玉豀豀上雨声乾,日暮东风客衲寒。 数树梅花吹作雪,行人犹自倚阑干。 | 
| 宾云奏彻控青鸾,彩幔香销生翠寒。 三十六峰秋色里,月明人倚玉阑干。 | 
| 紫绡挥断泪阑干,窗下秦筝独自弹。 三月梨花风又雨,小楼燕子怯春寒。 | 
| 从来上台榭,不敢倚阑干。 零落知成血,高楼直下看。 | 
| 青云影里自由身,几倚阑干看不真。 又是江湖春雪尽,年年肠断玉关人。 | 
| 思远楼西平屿东,会昌湖上藕花风。 水亭隔岸湘帘卷,人倚阑干忆谢公。 | 
| 西风飒飒雨潇潇,小小人家短短桥。 独倚阑干数鹅匹,一声孤雁在云霄。 | 
| 草诏下金銮,宫槐白露寒。 紫骝骄不控,明月在阑干。 | 
| 海棠枝上鹊声乾,罗幕重重护晓寒。 初日半林珠露重,脆红无数压阑干。 | 
| 十二阑干绕玉楼,珠帘垂影控金钩。 多情最是梁间燕,泥软花香去复留。 | 
| 行绕方池日又斜,青云小注湿秋霞。 阑干几度浑敲遍,为引游鱼出浪花。 | 
| 太乙神仙游册府,秦王学士凭阑干。 | 
| 学语新莺惊梦起,红妆满树催桃李。 年华不管是风情,十二阑干春独倚。 | 
| 好是春风长育天,阑干低护晓窗前。 园丁未必知吾事,补阙清声四百年。 | 
| 西望洞庭突兀,东连仙里人家。 笑指阑干三百,醉来就此乘槎。 | 
| 向前不信别离苦,而今自到别离处。 两行粉泪红阑干,一朵芙蕖带残露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