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世态秦欺楚,交情越视秦。 宁教待羝乳,不耐望车尘。 书积高围坐,花繁乱插巾。 那须散人号,已是葛天民。 |
| 毒热秋未衰,吾庐况浅迫。 虽云日一浴,流汗沾衣帻。 萧萧三日雨,出此炮烙厄。 潇湘应更佳,恨我无六翮。 |
| 雨滴何由止,人眠不复成。 云深无雁影,村近有砧声。 草草残年梦,寥寥後世名。 太山并螘垤,俱向酒中平。 |
| 山鸟啼孤戍,烟芜入废亭。 堤成陂水白,雨细稻秧青。 草市少行旅,丛祠多乞灵。 最怜投宿处,微火暮晶荧。 |
| 木落寺楼出,江平沙渚生。 牛羊下残照,鼓角动高城。 寒至衣犹质,忧多梦自惊。 群胡方斗穴,河渭几时清? |
| 秋菰出水白於玉,寒荠绕墙甘若饴。 正是长斋岂不可,凛然大节固难移。 |
| 系马朱桥上酒楼,楼前敷水拍堤流。 春风又作无情计,满路杨花辊雪球。 |
| 濩落非时用,栖迟送此生。 只知求醉死,何惮得狂名。 伏枥天涯老,吞舟海澨横。 眼前交旧尽,有泪对谁倾! |
| 缘崖曲曲羊肠路,傍水疏疏麂眼篱。 举起短鞭成一笑,吾诗正是策勋时。 |
| 雨声疏复密,窗影暗还明。 赤米香炊饭,青蔬淡鬻羹。 闲中长棋格,病後减诗情。 惟有桑麻事,邻翁与细评。 |
| 初夏雨淋浪,檐声绕四廊。 感深头易白,睡少漏偏长。 红卷帘旌湿,润生衣焙香。 清吟欲排闷,三叹不成章。 |
| 庭草犹残绿,溪枫已半丹。 谁知此翁健,又见一年寒。 幻境槐安梦,危机竹节滩。 如今浑过尽,摩腹且加餐。 |
| 竹竿坡面老别驾,饭颗山头瘦拾遗。 自古诗人例如此,放翁穷死未须悲。 |
| 点滴茅檐雨,长宵不肯晴。 残缸待鸡唱,倦枕厌枭鸣。 已践衰残境,况兼羁旅情。 晨兴亦何事,椎髻绕廊行。 |
| 天地回春律,山川扫积阴。 波光迎日动,柳色向人深。 沾洒忧时泪,飞腾灭虏心。 人扶上危榭,未废一长吟。 |
| 漫道秋来雨,那无一日晴。 只供高枕卧,不放小窗明。 书册频开阖,山瓢任浊清。 长年谙世味,不是故逃名。 |
| 路平沙软净无泥,香草丰茸没马蹄。 捣纸声中春日晚,怳然重到浣花溪。 |
| 大庆桥头春雨晴,行人马上听莺声。 祥符西祀曾迎驾,惆怅无人说太平! |
| 江边依旧钓舟横,万事何曾有一成? 空忆庐山风雨夜,自吹小灶煮蔓菁。 |
| 华山敷水本闲人,一念无端堕世尘。 八十余年多少事,药炉丹灶尚如新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