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入蜀还吴迹已陈,兰亭道上又逢春。 诸君试取吾诗看,何异前身与後身? |
| 儒生安义命,所遇委之天。 用可重九鼎,穷宁直一钱? 虽云发种种,未害腹便便。 高卧茅檐下,羹藜法不传。 |
| 故山未敢说归期,十口相随又别离。 小雨初收残照晚,阑干西角立多时。 |
| 满庭晴日破朝寒,粥罢披裘小倚栏。 残菊抱丛香欲尽,一株南烛独如丹。 |
| 早春风雨暗江干,羔酒狐裘不敌寒。 输与蒲龛深袖手,一炉真火养金丹。 |
| 羸疾无休日,清秋适此时。 节存旄尽落,带剩眼频移。 吾兴复不浅,俗人那得知。 会当游剡去,支许有深期。 |
| 青铜三百买乌鸡,辟地墙东为择栖。 更聘一雌全物性,莫辞风雨五更啼。 |
| 病减停汤熨,身衰赖按摩。 书亏平日课,睡比故年多。 龟卜占休泰,医方校阙讹。 有时还一笑,隔浦起渔歌。 |
| 残历不盈纸,苦寒侵弊裘。 岁猪鸣屋角,傩鼓转街头。 未死犹当学,长贫肯复忧。 雪晴农事起,且复议租牛。 |
| 束带接一客,伸纸报一书。 未为甚疲劳,已觉不枝梧。 惟有袖手坐,俨然如斋居。 尚惧精神衰,药石以自扶。 |
| 蝉嘒晚尤壮,鸦栖久未安。 不成浮舴艋,故作凭阑干。 露重倾荷盖,风尖蹙芡盘。 新秋动归思,更觉五湖宽。 |
| 诸公日饫万钱厨,人乳蒸豚玉食无。 谁信秋风雒城里,有人归棹为蓴鲈。 |
| 看书涩似上羊肠,得睡甘如饮蜜房。 起坐藤床搔短发,数声画角报斜阳。 |
| 曾孙新长奉椒觞,儿女冠笄各缀行。 身作太翁垂九十,醉来堪喜亦堪伤。 |
| 食少支撑惟恃粥,力衰举动辄须人。 谁知造物犹遗漏,拥鼻高吟又一春! |
| 渔扉夕不掩,徙倚欲三更。 月正树无影,露浓荷有声。 峥嵘岁将晚,悄怆恨难平。 坐念中原没,男儿恐浪生。 |
| 万里曾为汗漫游,岂知白首弄渔舟! 会骑一鹤凌风去,何处人间无酒楼? |
| 行年过七十,与世两相忘。 墨沼龟鱼乐,药园芝术香。 吾生一虫臂,世路几羊肠。 楮弁新裁就,翛然学道装。 |
| 剩欲衔杯乐太平,新愁还续旧愁生。 出门始觉春来早,处处帘栊笑语声。 |
| 当年落魄锦江边,物外常多宿世缘。 先主庙中逢市隐,丈人观里识巢僊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