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一丘之木,其栖深也屋,吾容不辱。 一溪之石,其居平也席,吾劳以息。 一窦之泉,其音清也弦,吾方在悬。 得乎人,得乎天,吾不知所以然而然。 |
| 皓齿还如贝色含,长眉亦似烟华贴。 邻娃尽著绣裆襦,独自提筐采蚕叶。 |
| 水平波淡绕回塘,鹤殉人沉万古伤。 应是离魂双不得,至今沙上少鸳鸯。 |
| 草木黄落时,比邻见相喜。 门当清涧尽,屋在寒云里。 山棚日才下,野灶烟初起。 所谓顺天民,唐尧亦如此。 |
| 淮上能无雨,回头总是情。 蒲帆浑未织,争得一欢成。 |
| 生自苍崖边,能谙白云养。 才穿远林去,已在孤峰上。 薪和野花束,步带山词唱。 日暮不归来,柴扉有人望。 |
| 积雪抱松坞,蠹根然草堂。 深炉与远烧,此夜仍交光。 或似坐奇兽,或如焚异香。 堪嗟宦游子,冻死道路傍。 |
| 淬砺秋水清,携持远山曙。 丁丁在前涧,杳杳无寻处。 巢倾鸟犹在,树尽猿方去。 授钺者何人,吾今易其虑。 |
| 端居愁无涯,一夕发欲白。 因为鸾章吟,忽忆鹤骨客。 手披丹台文,脚著赤玉舄。 如蒙清音酬,若渴吸月液。 |
| 石脉青霭间,行行自幽绝。 方愁山缭绕,更值云遮截。 争推好林浪,共约归时节。 不似名利途,相期覆车辙。 |
| 纵调为野吟,徐徐下云磴。 因知负樵乐,不减援琴兴。 出林方自转,隔水犹相应。 但取天壤情,何求郢人称。 |
| 朝随早潮去,暮带残阳返。 向背得清飙,相追无近远。 采山一何迟,服道常苦蹇。 仙术信能为,年华未将晚。 |
| 朔风动地来,吹起沙上声。 闺中有边思,玉箸此时横。 莫怕儿女恨,主人烹不鸣。 |
| 春尽未离关,之官亦似闲。 不嫌请薄俸,为喜带名山。 默祷三真后,高吟十字还。 只应江上鸟,时下讼庭间。 |
| 轻无斗储价,重则筋力绝。 欲下半岩时,忧襟两如结。 风高势还却,雪厚疑中折。 负荷诚独难,移之赠来哲。 |
| 水国初冬和暖天,南荣方好背阳眠。 题诗朝忆复暮忆,见月上弦还下弦。 遥为晚花吟白菊,近炊香稻识红莲。 何人授我黄金百,买取苏君负郭田。 |
| 挟瑟为君抚,君嫌声太古。 寥寥倚浪丝,口祭口祭沉湘语。 赖有秋风知,清泠吹玉柱。 |
| 松径隈云到静堂,杏花临涧水流香。 身从乱后全家隐,日校人间一倍长。 金箓渐加新品秩,玉皇偏赐羽衣裳。 何如圣代弹冠出,方朔曾为汉侍郎。 |
| 晓烟清露暗相和,浴雁浮鸥意绪多。 却是陈王词赋错,枉将心事托微波。 |
| 忆山摇膝石上晚,怀古掉头溪畔凉。 有时得句一声发,惊起鹭鹚和夕阳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