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降龙左右施襟裾,两廊夹庙深渠渠。 礼下天子一等尔,衣服居处何其殊。 文旛列戟照私第,青紫若若官其孥。 先后荧煌首珠翠,侍者百十颜温瑜。 凝寒堕指热侵骨,一宴百盏倾金壶。 穷民疾首望雨露,太上欲倚攀姚虞。 君胡为乎目时病,橐针补艾恬以愉。 生前赫赫浪自重,身后没没宁非愚。 |
| 猿啼不窥窗,牛驯常露地。 伏虎与降龙,此理元无二。 |
| 投胎夺舍及移居,旧住名为四果徒。 若解降龙并伏虎,真金起屋几时枯。 |
| 一径凉飚响万松,青霞紫雾秘灵峰。 寒生列洞前溪雨,声到诸天午夜钟。 仙顶月高犹驾鹤,阴潭云起旧降龙。 出尘境界无多地,已上金庭第七重。 |
| 江势东倾剧建瓴,中流岩壑隐禅扃。 游僧谁渡降龙钵,过客争摸瘗鹤铭。 修竹捎云凌北固,桃花吹浪涨南溟。 上人劝赋斯山境,乞与微吟勒翠屏。 |
| 降龙钵,解虎锡,也是如来随事立。 显权就实化众生,究竟皆从定慧出。 |
| 粹钟衡岳诞吾师,大九彤廷赐紫衣。 青简篆文穷妙绝,碧云诗句入玄微。 降龙钵里无尘染,回雁峰前有梦归。 他日好同莲社约,逸眠禅坐两忘机。 |
| 伊余行止住飘蓬,与切乘违不可容。 青眼交知长忆念,白云踪迹又相逢。 风骚共会名何盛,篆隸同勤法转功。 羡题超彼岸,琉璃钵里看降龙。 |
| 到处闻人乞篆踪,学来年久有深功。 墨池阔類湘江水,笔塚高齐太华峰。 金锡罢飞新解虎,铁盂收掌旧降龙。 知师吟恋烟村景,不肯回头望九重。 |
| 谩说降龙伏虎,从夸对御谈禅。 莫怪无门担板,佛来也吃粗拳。 |
| 万重云外一蘧庐,想见降龙长者居。 溪上过桥谁觅路,峰头飞锡已凌虚。 汉台列像焉如许,陶岫吟归孰起予。 傥憩夜炉煨芋处,可能更读邺侯书。 |
| 一释迦佛起天竺,罗汉五百又十六。 中华止绘十六僧,贯休十八老笔续。 千无万无无更无,芥子须弥一扫俱。 阿字义门总深入,画图岂止伐颛臾。 咄,伏虎降龙两尊者,此卷写一犬如狮一仙鹤,精妙丝毫无苟且。 笔墨游戏真,古今劫火燃。 卷起短轴且饮酒,西窗万里开青天。 |
| 晨入金华暮浴堂,声容不动笔奔忙。 星间忽降龙衔耀,天上重分玉醴香。 欲炧寒霄宫漏永,半酣归梦蜀山长。 起看绛阙银河晓,山立千官拱未央。 |
| 春晦西峰雁塔开,香云清梵彻昭回。 初疑咒钵降龙出,终似军持注水来。 百穀根茎流慧润。 四郊氛祲卷暘灾。 守臣无状均灵贶,如验元非赞变才。 |
| 我本忘世人,有志在岩穴。 欣逢会心友,提携步林樾。 云中野僧居,树梢清磬发。 不惮登陟劳,遂得造石窟。 门前羃萝茑,座后翳松栝。 结草为三衣,降龙在一钵。 问我从何来。 执手道契阔。 食我青精饭,语我颇谆切。 教我去众巧,使我守一拙。 我诚服其言,毕志不敢越。 他年定依止,相与定晚节。 万事尽弃捐,饮涧茹薇蕨。 |
| 必欺劲竹傲长松,铁面霜严舌有锋。 遥指水光来婺,听乡语半吴侬。 贴诗满壁夸佳句,答话当机破。 归来大风雨,定知一钵已降龙。 |
| ... 两角峥嵘云护之,身伏泥沙惟脊露。 雷鸣电作定腾霄,铁锁横江截归路。 老胡说法欲降龙,又恐钵盂藏不住。 故将两塔压其巅,击鼓撞钟警朝暮。 有时风雨响空岩,僧坐堂中生畏怖。 惟有江平月照时,付与诗人题好句。 |
| 玉皇传宣,搜求仙子,六百余员。 仙官仙位,补阙大罗天。 敕下诸神采访,随方所、选觅高贤。 三元日,书人功行,飞奏御炉前。 全真门弟子,修功积行,专要心坚。 猛降龙伏虎,炼汞烹铅。 一旦天书选举,云霄路、快着仙鞭。 朝金阙,三清殿下,作个状元仙。 |
| 世路崎岖久已忘,道腴禅悦度年光。 故携开士降龙钵,来寄高人梦蝶床。 只道烧金有刘向,不知卖药是韩康。 日长坐觉非尘世,庭桧花开蜂蜜香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