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故里杉松表,归程笋薤初。 杯多常失饭,囊罄只留书。 海墨收秦弃,山粮拾禹余。 古来仙隐者,多在赤城居。 |
| 一樯千里外,隐者兴宜孤。 落日长边海,秋风满故都。 掩关苔色老,盘径叶声枯。 匡岳来时过,迟回绝顶无。 |
| 可意于兹夕,乃能来此风。 稻畦初吠蛤,草岸已鸣虫。 三径思茅屋,归艎忆钓筒。 渊明宁隐者,鲁望岂渔翁。 |
| 昔人何人占弋山,波光岚翠照淮湾。 佩兰隐者今何在,炼石仙人去不还。 绿水渡头空自急,白云岭上至今闲。 高峰张令祠边望,古息荒城半草间。 |
| 已作淹留计,行舻岂恨迟。 却投前浦宿,还似始来时。 寥泬鲈乡远,飘零鹤发悲。 犹欣有隐者,度景覆残棋。 |
| 贵不改旧习,老犹遵幼仪。 安贫偕隐者,急义胜男儿。 馀涧河九里,宁馨桂一枝。 秋毫有遗恨,石窌剖封迟。 |
| 西湖南山和靖庐,西山东湖清隐居。 皇天从来具老眼,胜地不肯栖凡夫。 眼中西时风月景,胸次万古皇王书。 夫君岂是终隐者,要学川云时卷舒。 |
| 浮空积雪拥千鬟,山崦人家俯碧湾。 飞阁卷帘高鸟外,夕阳流水古松间。 岂无隐者携家入? 亦有仙翁采药还。 借我高眠萝屋里,月明风静听潺湲。 |
| 当年准拟作家林,溪墅楼居意已深。 隐者自应寻别业,凤兮何肯负初心。 参差一段囊中玉,激烈三更月下吟。 若不速来相就饮,定应从此失知音。 |
| 却共孤云去,高眠最上峰。 半湖乘早月,中路入疏钟。 秋尽虫声急,夜深山雨重。 当时同隐者,分得几株松。 |
| 泉水山边去,高人月下看。 润松秋色净,落涧夜声寒。 委曲穿深竹,潺湲过远滩。 圣朝无隐者,早晚罢渔竿。 |
| 闻说居官睡,千峰近九疑。 合流皆楚水,高石半唐碑。 香草寒犹录,清猿夜更悲。 其中多隐者,君去得逢谁。 |
| 满县唯云水,何曾似近畿。 晓庭猿集惯,寒署吏衙稀。 冰色封深涧,樵声出紫微。 时闻迎隐者,依旧著山衣。 |
| 从昔漫浪心,家居意不适。 晨圾香火余,饭了办游历。 或访僧掇斋,或隐者对奕。 归来任侵灯,龙吟喷霜笛。 |
| 禅房萧洒闭重关,祖意明来万事闲。 高卧有时消白日,静吟无念忆青山。 扫花晚砌留苍藓,剃发秋池照病颜。 堪笑林泉深隐者,不知幽趣在人间。 |
| 云林隐者绝风流,尝到涧西山寺游。 下马脱巾青竹里,题诗写画野泉头。 房山墨法谁能得,谢朓襟怀自可侔。 便拟梁溪一相觅,桃花春水隔芳洲。 |
| 三年官局冷如冰,炙手权门我未能。 赖与白云之隐者,不谈黄卷即寻僧。 萧萧帘箔风披竹,草草杯盘雪洒灯。 尘土浮游浸相远,吴鱼燕雁两难凭。 |
| 隐者心常静,山林迹易安。 几年灵运屐。 九转葛玄丹。 石圃菁苗在,崖房桂影寒。 岂知尘世窄,万事杂悲欢。 |
| 每忆吾庐隐者居,天然景物足清娱。 树林阴翳莺求友,帘幕深沈燕引雏。 可钓可耕盘谷序,堪诗堪画辋川图。 何当归去北窗卧,能胜羲皇以上无。 |
| 松下吟哦几唱酬,却携螃蟹饯监州。 稳挑书担去环碧,频寄诗筒来雪舟。 毕姓弟兄千里月,故山泉石一天秋。 葛峰隐者如相问,为道瓜侯已白头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