六矢飞穿诧木人,屹然不动勇无伦。 极知力尽城将陷,吾亦忘吾有此身。 |
心事分明说与君,功名已付峡西云。 只须相我穷吟骨,清比唐人得几分。 |
九陨元身不陨名,言言千载气如生。 欲知忠信行蛮貊,过墓胡儿下马行。 |
午夜一声雷,急雨如飞雹。 枝上残红半点无,密叶都成幄。 苦恨簿书尘,刚把闲身缚。 却忆湄湘春暮时,处处堪行乐。 |
别驾推前辈,当家得后昆。 零丁问防墓,高大复于门。 达观吾忘我,儒风子又孙。 闾阎耆旧尽,能复典刑存。 |
商山春夏旱,旱雷不降雨。 及秋又霖霪,雷声时一举。 南山复北山,{左石右訇}礚若贙虎。 君子容必变,所以敬天怒。 无乃丰隆鬼,恣意挝雷鼓。 此怒既非天,敬之亦奚取。 |
畾雷惊散半空雨主,赫日冲开万里云。 依旧炎炎还酷暑,南来犹幸有晴薰。 |
行人魄动风森森,两崖奔黑愁太阴。 不知七十二洞处,侧足下窥云海深。 闻有神龙依佛住,枨触须臾召雷雨。 两川稻熟须好晴,我亦闲游神勿惊。 |
三伏久不雨,今辰忽闻雷。 殷殷地中出,轰轰空际来。 电光倏先驰,掩耳恐不及。 阴云势相交,销铄畏毒日。 上天行号令,君子敬天威。 端坐每深省,整冠仍敛衣。 苍生苦炎热,喘汗不可过。 寄声谢丰隆,为起神龙卧。 |
台上栖鸟颤晓寒,朱帘云静楚天宽。 星芒摇动龙阿剑,霜气横陈廌角冠。 苦透柏心风力劲,清临梅影雪痕乾。 浑源闻有传家谱,夜露心香借易看。 |
肯着双瞳子,来看一秃翁。 短篷君载月,孤屋我吟风。 篯耳终遗骨,松乔竟落空。 痴人喜甜舌,谁悟大槐宫。 |
君不见,冬月雷,深藏九地底,寂默如寒灰。 纷纷槁叶木尽脱,蠢蠢蛰户虫争坯。 坚冰积雪一朝尽,风摇天边斗柄回。 雷声却擘九地出,殷殷似挟春俱来。 鱼龙振鳍熟睡醒,桃李一笑韶颜开。 候耕老农喜欲舞,掀泥百草知谁催。 惟嗟妇女不解事,深屋揜耳藏婴孩。 吾闻阴阳有常数,非时动静皆为菑。 无人为报阿香道,时来何至劳卿推。 |
谁言白首意低摧,老子逢春亦乐哉! 犁畔方吹社公雨,垄头又转阿香雷。 睡余支枕听莺语,醉里题窗记燕来。 更有山家堪喜事,吾孙上树欲千回。 |
晓色空明衡岳南,一尘那复隔仙凡。 贯时松竹色自好,破腊雷霆声未咸。 万里鲛绡开步障,行金火浣试春衫。 渔舟不与人供画,独驾云涛月满帆。 |
昼锦赋归欤,梅花万里余。 同盟难此别,后会定何如。 袍绿为亲寿,编青课弟书。 燕山今再有,五桂耀乡闾。 |
九月二十五夜雪,南天稻梁未全结。 十月二十五夜雷,东风桃李俱误开。 七十三翁骇何谓,雷旧惯闻雪则未。 水旱国家有仓储,人能寡欲疫疠无。 |
侍郎忧国最贤劳,太尉西州第一豪。 家庙比来闻泽厚,公孙今果见才高。 明时尚使龙蛇蛰,壮志空传虎豹韬。 莫厌皖山穷绝处,不妨云水助风骚。 |
章台官柳映宫槐,宝马蹄轻不动埃。 只怪好诗无与敌,谁知古学有从来。 江山常逐客帆远,岁月不禁衙鼓催。 剩约东林投净灶,高情千载友宗雷。 |
回舟望见雪来时,此兴山队不与知。 天上白衣殊变化,人间臭腐正神奇。 |
解缆风雨息,傍晚复大吼。 浪如雪山来,船作骑马走。 鱼龙欲作势,问予惊怖否。 那么狂书生,有胆大如斗。 庄周论天地,我见仅如缶。 可怜一勺多,浩荡夸已有。 大方付一笑,河伯亦俯首。 天开镜面平,荡桨泊江口。 新月照船窗,烹鱼醖我酒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