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动时常寂寂,静处活鱍鱍。 动静两俱忘,佛祖何处著。 蓦地梦回头,长天飞一鹗。 春风有时好,春风有时恶。 不得春风花不开,花开又被风吹落。 错错错,蒸饼元来是面作。 |
| 千岩万壑自秋春,静处观山能几人。 叠得假山人竞看,世间宜假不宜真。 |
| 万顷清江浸碧山,乾坤都向此中宽。 楼台影落鱼龙骇,钟磬声来水石寒。 日暮海门飞白鸟,潮回瓜步见黄滩。 当时户外风波恶,只得高僧静处看。 |
| 滚滚千山入马蹄,出游回首日平西。 人从杜宇鸣时别,天向蒹葭静处低。 白鸟得鱼閒钓艇,黄蜂抱蕊闹花枝。 好将太姥山前路,付与孤猿自在啼。 |
| 一识园林胜,知君有远心。 看林延野色,卧日只空林。 山水闲中领,诗书静处深。 秋光度林际,留得半庭阴。 |
| 爱此诗家好,幽轩绝世纷。 澄宵半床月,淡晓数峰云。 远意经年就,微吟并舍闻。 祇应虚静处,所得自兰芬。 |
| 一心清淡本如秋,何必锱铢较两州。 身向宦名虽黾勉,性于人事岂雕锼。 但思簿领忙时俗,便觉溪山静处优。 荔子满盘宁易得,与谁频宴岭边楼。 |
| 槛临溪上绿阴围,溪岸高低入翠微。 日落断桥人独立,山涵幽树鸟相依。 清游始觉心无累,静处谁知世有机。 更待夜深同徙倚,秋风斜月钓船归。 |
| 橘圃青黄星照屋,竹林修辣槊搀云。 千头固不羡汝食,一日可能无此君。 为结茅斋依法露,欲携藤簟洗余醺。 要来静处回光座,阅世真如过目蚊。 |
| 茆檐前後久松萝,百里乘闲向此过。 间水绕田山影转,野林留日鸟声和。 萧条鸡犬逢人少,想象乾坤发兴多。 世事不如闲静处,知君出处意如何。 |
| 祠禄留人未挂冠,山园三亩著身宽。 百年竟向愁边老,万事元输静处看。 花径糁红供晚醉,月天生晕作春寒。 汗青事业都忘尽,时赖吾儿举话端。 |
| 身逐南舟去不回,匡庐留滞得徘徊。 峰头夜宿平看斗,岩下朝阴府听雷。 西顾波涛浮日月,东归天地入尘埃。 何时得遂幽栖志,常把韦编静处开。 |
| 门外橘花犹的皪,墙头荔子已斓斑。 树暗草深人静处,卷帘攲枕卧看山。 |
| 茅斋遥夜养心君,静处工夫自策勋。 正喜残香伴幽独,鸦鸣窗白又纷纷。 |
| 五月黄梅烂,书润幽斋湿。 柏子探枯花,松脂得明粒。 覆火纸灰深,古鼎孤烟立。 悠然便假寐,万虑无相及。 不知此何参,透顶众妙入。 静处动始定,惟虚道乃集。 心清杜老句,高韵不容袭。 馀馨梦中残,密雨窗前急。 |
| 风开半村雨,月吐四更潮。 静处常参省,从来本寂寥。 天机双鹤唳,霜信一鸿飘。 短发梳还痒,寒釭凝不摇。 |
| 世俗佛如汤,公於静处藏。 忘机身不老,无事日偏长。 地僻松篁密,僧疏殿阁凉。 何须有妻子,涕泣似王章。 |
| 那里是闲时,这里何曾定。 毕竟忙时恼杀人,到了还他静。 静处又如何,莫被顽空引。 一道神光总现前,受用无穷尽。 |
| 亭亭清瘦出尘埃,高格端从物外来。 先对雪霜含素艳,任教桃杏作红腮。 芬芳多向闲中得,孤寂偏寻静处开。 长愿一枝横夜月,春风谩诞莫相催。 |
| 静处具足闹中境界,闹处显示静中消息。 达磨面壁少林,普化摇铃闹市。 皆是眼观东南,意在西北。 若是向上巴鼻,毕竟何曾会得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