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吴山深。 越山深。 空谷佳人金玉音。 有谁知此心。 夜沈沈。 漏沈沈。 闲却梅花一曲琴。 月高松竹林。 | 
| 层峦高与赤霄通,节岁欢娱众庶同。 庭有美音非独乐,会当炎暑自多风。 山川胜势栏杆下,井径追游月色中。 私幸编民居客右,使君樽酒未应空。 | 
| 常时洲岛隔波澜,故觅君山直上看。 罨画园林春减色,水晶宫阙画添寒。 州城斜引群峰小,湖面平吞数泽宽。 坐久西风音乔木,扁舟思到武陵滩。 | 
| 黄岳雄姿振千古,百年九度此登临,目空云海千层浪,耳熟松风万古音。 (以上作于1982年8月) | 
| 只今年才十六七,风尘荏苒音书绝。 胡骑长驱五六年,弊裘何啻连百结。 愁对寒云雪满山,愁看冀北是长安。 此身未知归定处,漂泊西南天地间。 | 
| 野客从谁忽解颜,乐闻高论厌樊间。 致身富贵时宁少,仕道功名古亦艰。 好说青山从我老,当分白日与君闲。 扁舟闻说明朝别,何日音书可到山。 | 
| 郑公高义绝陈雷,别我姑胥首重回。 书迹横斜良足喜,讣音曲折可胜哀。 定知泡影垂垂尽,故傍江湖得得来。 俗眼看公终未是,无生灭处咏归哉。 | 
| 眷此良月,协此良序。 水德溥溥,羽音诩诩。 金曜在郑,对烛于鲁。 儒风妆鼓,乾坤煦妪。 | 
| 递诗筒元白旧裁製,规模传至今。 凌霜重高节,容物贵虚心。 岂倦关河远,宁辩雨雪深。 雅言如见托,终为报知音。 | 
| 自揖高人拥鼻吟,湖滨诗酒便论心。 天教联绶同民社,日许挑灯订古今。 刺眼未妨翻著袜,跃炉宁问不祥金。 简编自有千年计,迟子追还正始音。 | 
| 葳蕤华结情,婉转风含思。 掩涕守春心,折兰还自遗。 江南相思引,多叹不成音。 黄鹤西北去,衔我千里心。 深堤下生草,高城上入云。 春人心生思,思心常为君。 | 
| 流水青山一榻深,铜柯石榦半窗阴。 公余点校七分易,老去服行三字箴。 消长乘除观物理,存亡操舍验人心。 日长大得官闲力,乳燕鸣鸠尽好音。 | 
| 柳暗江亭春正深,黄莺百啭有余音。 自惭分判颁条政,谁信常怀易俗心。 吟次落花浮砚水,静中飞絮满帘阴。 及瓜即是归丹阙,莫惜时来一访寻。 | 
| 把酒上河梁,送君灞陵道。 去去不复返,古道生秋草。 迢虎山河长,缥缈音书杳,愁结雨冥冥,情深天浩浩。 人云松菊荒,不信桃李好。 澹泊罗衣裳,容颜萎枯槁。 不见镜中人,愁向镜中老。 | 
| 可怪轻寒薄短衾,起来搔首傍灯吟。 百年易老风前鬓,万事难侵水样心。 雁叫云天秋渺渺,虫鸣露砌夜沉沉。 朱丝自写无人识,一曲寥寥太古音。 | 
| 峨峨神岳吐灵襟,弱冠飞英翰墨林。 楚国未登和氏璧,晋人惟重孔家金。 文高千丈云霞彩,赋敌三都鼓吹音。 圣代已招岩穴士,传生他日定为霖。 | 
| 一轮明月挂天心,四海生灵荷照临。 何必西风撼丹桂,碧霄重送九秋音。 | 
| 愁渺渺。 禁得者番秋老。 云外南鸿音均好。 羡它归甚早。 锦帐带香风袅。 凤烛影分寒悄。 几点漏催天未晓。 一庭星月皎。 | 
| 曹子金门等陆沉,壮年裘马四方心。 檄傅白羽从沙井,诗写红巾遍武林。 兵甲胸中无敌国,丝桐世外有知音。 相逢不饮何为者,祗作寒厅拥鼻吟。 | 
| 初夏腓草木,园绿胜春深。 微雨洒高栋,好风吹我襟。 徘徊花下径,独往玩层阴。 东西燕雀飞,寂寞鸾凤音。 人生积累资,培塿升高岑。 陈力正不能,前修愧周任。 何时歌物阜,薰兮入舜琴。 俯仰终所为,于以达吾心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