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白云覆青山,青山顶不露。 |
| 大洋少底红尘起,须弥顶上水横流。 |
| 偏中正,宝月团团金殿冷。 当明不犯暗抽身,回眸影转西山顶。 |
| 锋芒未露鬼神号,能划群牛顶{左宁右页}毛。 四海聱头俱按下,岂容存著一织毫。 |
| 茅屋鸡声勘夜分,杖藜挑月带余醺。 不知身在孤峰顶,回首人家尽白云。 |
| 万顷田间雨,多从顶上生。 野人犹不足,常拟凿为平。 |
| 忽见银河水倒倾,森森毛发不胜清。 悟来只在空山顶,卧听松风夹雨声。 |
| 绝壑搀空云与平,横飞寒瀑万年声。 杖藜平过人间险,独向千山顶上行。 |
| 高座不知甚面目,当时唤作尸利密。 要须勿负此標题,更向托茶山顶立。 |
| 百尺青梧桐,下有寒泉井。 分明古镜中,照见梧桐影。 朝汲水花清,暮汲水花冷。 愿持沆瀣杯,远寄蓬山顶。 |
| 岩峦最高顶,云气时蔚荟。 仿佛群仙宅,宫阙曜珠贝。 |
| 独在西峰顶,年年闭石房。 定中无弟子,人到为焚香。 |
| 金彩煌煌般若花,高蟠层级巧堪夸。 更添佛顶周遭种,成此良缘胜聚沙。 |
| 玉龙十二蓬山顶,宝髻三千汉殿中。 |
| 鹤也来多日,今朝认笋舆。 繖斜聊引避,路转亦前驱。 俗远眼宁白,年初顶渐朱。 古囊能背否,胜用小奚奴。 |
| 琅然醉读离骚经,一鹤闻之来中庭。 童子屡麾不肯去,直凑樽前侧顶听。 |
| 结屋万松顶,悄无人往还。 饮猿摇涧月,飞鹭点秋山。 竹静风相挠,水流云自闲。 翛然忘物我,禽语两相关。 |
| 人行秋色里,诗入画图中。 笑指白云顶,猿啼第一峰。 |
| 一身顶踵无非病,两饭齑盐亦阙供。 正可清言学夷甫,不须豪气似元龙。 |
| 偏中正,海云依约神山顶。 归人鬓发白垂丝,羞对秦台寒照影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