否极方生社稷才,唯谭帝道鄙梯媒。 高吟千首精怪动,长啸一声天地开。 湖上独居多草木,山前频醉过风雷。 吾皇仄席求贤久,莫待征书两度来。 |
柳碧桑黄破国春,残阳微雨望归人。 江山不改兴亡地,冠盖自为前后尘。 帆势挂风轻若翅,浪声吹岸叠如鳞。 六朝无限悲愁事,欲下荒城回首频。 |
寂寥门户寡相亲,日日频来只有君。 正喜琴尊长作伴,忽携书剑远辞群。 伤心柳色离亭见,目舌耳蝉声故国闻。 为报明年杏园客,与留绝艳待终军。 |
此花南地知难种,惭愧僧闲用意栽。 海燕解怜频睥睨,胡蜂未识更徘徊。 虚生芍药徒劳妒,羞杀玫瑰不敢开。 惟有数苞红萼在,含芳只待舍人来。 |
归卧东林计偶谐,柴门深向翠微开。 更无尘事心头起,还有诗情象外来。 康乐公应频结社,寒山子亦患多才。 星郎雅是道中侣,六艺拘牵在隗台。 |
藻丽荧煌冠士林,白华荣养有曾参。 十年去里荆门改,八岁能诗相座吟。 李广不侯身渐老,子山操赋恨何深。 钓鱼台上频相访,共说长安泪满襟。 |
茹蔬酌水度清晨,自是浮生洁静身。 好事频过三径晚,爱闲惜别五湖春。 品泉暗识南零味,鉴茗多藏北苑真。 且著青袍居膝下,少年未羡折腰人。 |
无数涪江筏,鸣桡总发时。 别离终不久,宗族忍相遗。 白狗黄牛峡,朝云暮雨祠。 所过频问讯,到日自题诗。 |
秋风团扇未惊心,笑看妆台落叶侵。 绣凤不教金缕暗,青楼何处有寒砧。 不用频嗟世路难,浮生各自系悲欢。 风霜一夜添羁思,罗绮谁家待早寒?燕巢空后谁相伴,鸳被缝来不忍薰。 薄命敢辞长滴泪,倡家未必肯留君。 |
省郎忧病士,书信有柴胡。 饮子频通汗,怀君想报珠。 亲知天畔少,药味峡中无。 归楫生衣卧,春鸥洗翅呼。 犹闻上急水,早作取平途。 万里皇华使,为僚记腐儒。 |
有客陈兵画,功成欲霸吴。 玉颜承将略,金钿指军符。 转佩风云暗,鸣鼙锦绣趋。 雪花频落粉,香汗尽流珠。 掩笑谁干令,严刑必用诛。 至今孙子术,犹可静边隅。 |
淮南频送别,临水惜残春。 攀折隋宫柳,淹留秦地人。 含情归上国,论旧见平津。 更接天津近,馀花映绶新。 |
远归从此别,亲爱失天涯。 去国频回首,方秋不在家。 鸣蛩闻塞路,冷雁背龙沙。 西次桑干曲,洲中见荻花。 |
王门嘉礼万人观,况是新承置醴欢。 花烛喧阗丞相府,星辰摇动远游冠。 歌声暂阕闻宫漏,云影初开见露盘。 帝里佳期频赋颂,长留故事在金銮。 |
因居石室贫,五十二回春。 拥褐冥心客,穷经暮齿人。 翠沉空水定,雨绝片云新。 危细秋峰径,相随到顶频。 |
趋府不遑安,中宵出户看。 满天星尚在,近壁烛仍残。 立马频惊曙,垂帘却避寒。 可怜同宦者,应悟下流难。 |
平生中表最情亲,浮世那堪聚散频。 谢胱却吟归省阁,刘桢犹自卧漳滨。 旧游半似前生事,要路多逢后进人。 且喜新吟报强健,明年相望杏园春。 |
吾友今生不可逢,风流空想旧仪容。 朝来马上频回首,惆怅他人似蔡邕。 |
欲就东林寄一身,尚怜儿女未成人。 柴门客去残阳在,药圃虫喧秋雨频。 近水方同梅市隐,曝衣多笑阮家贫。 深山兰若何时到,羡与闲云作四邻。 |
封章频得帝咨嗟,报国唯将直破邪。 身到西山书几达,官登南省鬓初华。 厨非寒食还无火,菊待重阳拟泛茶。 内翰好才兼好古,秋来应数到君家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