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青山多乔木,柳枝低婀娜。 春风在毫端,商迁无不可。 |
| 淡容露吉洗,生色春欲动。 纸帐小屏低,同入梅花梦。 |
| 山合云初尽,溪阴下夕阳。 贫看无限好,柳底坐秋光。 |
| 池边木笔花新吐,窗外芭蕉叶未齐。 正是欲书三五偈,煮茶香过竹林西。 |
| 忆昔同行题落叶,寺前枯树鹤巢边。 不知今度苔枝上,多少秋虫已化蝉。 |
| 洞庭厥大九州间,此地吞潴未觉悭。 一抹远青为四望,亦云仿佛似君山。 |
| 金篆方圆一寸余,可怜银艾未思渠。 不知夫子将心印,印破人间万卷书。 |
| 吾家本市人,南濠居百年。 自我始为士,家无一简编。 辛勤一十载,购求心颇专。 小者虽未备,大者亦略全。 经史及子集,无非前古传。 一一红纸装,辛苦手自穿。 当怒读则喜,当病读则痊。 恃此用为命,纵横堆满前。 当时作书者,非圣必大贤。 岂待开卷看,抚弄亦欣然。 奈何家人愚,心惟财货先。 坠地不肯拾,坏烂无与怜。 尽吾一生已,... |
| 自觉中年后,惟能半夕眠。 寒窗微带月,山郡远闻泉。 行乐人同尚,迟留我未然。 题书寄朋旧,归日是春边。 |
| 国子先生较广文,高名无地不归君。 长安难得官如水,只合题书寄白云。 |
| 风采出萧家,本是菖蒲花。 南塘莲子熟,洗马走江沙。 御笺银沫冷,长簟凤窠斜。 种柳营中暗,题书赐馆娃。 |
| 风彩出萧家,本是菖蒲花。 南塘莲子熟,洗马走江沙。 御笺银沫冷,长簟凤窠斜。 种柳营中暗,题书赐馆娃。 |
| 悒悒西门路,樵歌占晚云。 燐迷王弼宅,蒿长孟郊坟。 少病怜医错,题书与父分。 又言重把笔,兼欲使余闻。 |
| 自尔为官去,吾扉亦返关。 池成逢夜雨,篱坏出秋山。 岁事登禾稼,朝纲去草菅。 题书寄漳水,专俟好诗还。 |
| 近闻宽法离新州,想见怀归尚百忧。 逐客虽皆万里去,悲君已是十年流。 干戈况复尘随眼,鬓发还应雪满头。 玉垒题书心绪乱,何时更得曲江游。 |
| 自拟今春怀抱开,林扉时复扫荒苔。 沙头鸥鸟休飞去,野外梅花许折来。 多少误人空识字,从容留客不衔杯。 题书遍问诸名胜,肯入庐山般若台。 ¤ |
| 远宦身安不,题书沪岁行。 千山万水路,一日九迦肠。 鶗鴃怀春语,蘼芜人梦香。 王孙归未得,归得卜还乡。 |
| 献岁身留外,思家恨满中。 桃符禳厉鬼,椒酒劝仙童。 出谒凭羸马,题书附去鸿。 青春应时节,斗柄夜摇东。 |
| 不见天台吏,题书问赤城。 时违花过眼,春入鸟关情。 雅兴看霞起,离忧向水生。 为邦年最少,莫惜宦无成。 |
| 此去金华水作程,扁舟定是过严陵。 高山蔽日寒多雾,浅濑通潮夜不冰。 汉代丝风应自咏,故乡三洞与谁登。 拟从别后题书寄,又怕征鸿未可冯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