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面有忧民色,天知报国心。 三年风月少,两鬓雪霜深。 更莫留形迹,何曾废古今。 不如随我去,相伴老山林。 |
| 百世垂芳在一经,茂林修竹读书声。 园池日涉皆成趣,景特天然分外清。 聊复垂纶藏渭钓。 等闲释耒起莘耕。 知君自有真良贵,岂羡斯亭锦得名。 |
| 阴阴翠竹销虚堂,竹外青山半出墙。 七尺龙牙消白昼,便应题作小秋霜。 |
| 坳径石齿牙,梅枝碍竹斜。 旧封妃子墓,残觉王家里。 亭砌旋风叶,岩流出洞花。 饱参尘世味,得似野僧茶。 |
| 云盖山前往返频,过门不入愧山灵。 晚烟莽苍乱流去,夜雨淋浪欹枕听。 遍索寺碑地入话,但余辙迹护禅扃。 老权有句堪佛教,谁为援毫刻翠屏。 |
| 处处名山屐齿留,尽忙也合此间游。 重楼高压青螺顶,二水横分白鹭洲。 岁月尽饶僧结足,风烟耐与客消愁。 红尘岐路重回首,车毂憧憧古益州长。 |
| 夏君人中英,讷斋天下士。 襟期修篁友,节操孤松比。 大书晓山扁,山色来棐几。 爱此朝气爽,未明搅衣起。 讷斋我妇翁,颇曾窥涯涘。 结交折辈行,逢人说夏子。 因读晓山吟,令我慨生死。 人世亦何为,仕宦聊尔尔。 熟知死不朽,香比名垂祀。 此人不复得,此诗谁能似。 时甫盍刻石,方山可对峙。 |
| 学诗学礼孱已文,种花种竹居不贫。 门闾正可务广大,如何一粟容君身。 结庵名粟亦何寄,口不尽言知有意。 鹍鹏羽翼自垂天,蜩与飞鸣有馀地。 短长小大争长雄,舒卷不离方寸中。 小如一粟大江海,万形宇内宁非同。 君如推此充寥廓,回集尘端亦棲吒。 放言切勿诮蒙庄,伯夷永名仲尼博。 更须谈理勿谈空,此道根原由守约。 |
| 故山荏苒失归期,颜尚如丹鬓已丝。 忆昔师门传拙赋,迄今客路懒工诗。 不伤迟暮无豪举,却喜聪明减旧时。 便把蜗庐题材退,何时买得草堂基。 |
| 天宇修眉分外妍,雷垣小静称行船。 向来蛟鳄骄无奈,今日凫鹥戏满前。 爽敢带人溥瑞露,醉题材眩眼烂非烟。 薄才羞与云龙啜,脱骨端须第一泉。 |
| 老怯尊前倒玉山,清晨有约夕曛远。 似知是日笙箫沸,趁赏群芳绮缬班。 细阅余妍能几许,喜因小疾得端间。 持觞不酹春应笑,若欠题材诗亦厚颜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