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规自赵日久,成令方能之。 捄溺由己溺,信惟君子知。 |
| 盘龙友龙成,山与岩峻峙。 今如添卧龙,壮观萃於是。 |
| 乾易以知险,履坦期同跻。 誓彼不复地,一笑驷马题。 |
| 芍药花开日渐长,小窗閒理旧笙簧。 凭谁为唤诗宗匠,共赋留云借月章。 楼下酴醾压架香,翠围帷幄覆池塘。 桃花浪暖鱼成阵,人倚雕栏到夕阳。 |
| 波光清浅玉虹横,过客谁题柱上名。 锦锈铺张春色满,小车花下丽人行。 |
| 长桥题柱去,犹是未达时。 及乘驷马车,却从桥上归。 名共东流水,滔滔无尽期。 |
| 小碎诗篇取次书,等闲题柱意何如。 诸郎到处应相问,留取三行代鲤鱼。 |
| 安车过桥时,童稚皆喜舞。 题柱作归来,元无长卿语。 |
| 鞭石滔滔远,填乌岁岁新。 七星横巨浸,半月映长津。 永固骞崩势,终无揭厉因。 时逢题柱客,不见脱辀人。 |
| 密迩松楸彩雾开,卧龙行矣起春雷。 大挥椽笔刚题柱,即日高车驷马来。 |
| 暖脉匀青地上苔,拂尘题柱记花开。 海风一夜吹山雨,却送春寒入寺来。 |
| 年不老成人,林间访我频。 文虽如貌古,道不似家贫。 题柱宁惭祖,干时不为身。 鳌山将首冠,莫叹尚沉沦。 |
| 登桥试长望,望极与天平。 际海蒹葭色,终朝凫雁声。 近山犹仿佛,远水忽微明。 更览诸公作,知高题柱名。 |
| 峥嵘梵阁碍银潢,且对畦衣问马王。 落日断云云楚粤,缺钟坏像杂梁唐。 英豪已往雄图歇,栋宇犹存古意荒。 惆怅石湖题柱在,倚栏无句独凄凉。 |
| 叹寒儒,谩读书,读书须索题桥柱。 题柱虽乘驷马车,乘车谁买《长门赋》? 且看了长安回去! |
| 一溪夹道枕流水,上有两桥横绝流。 乌鹊互飞银汉夜,彩虹交映玉潭秋。 东西雨过苔痕润,左右晴分浪影收。 谁是当年题柱者,不应并驾到瀛洲。 |
| 四海飘零似落花,十年秋鬓带霜华。 归无驷马空题柱,敝尽貂裘忙到家。 触目半成愁境界,安心旋办老生涯。 可怜持蟹持杯手,小圃携锄学种瓜。 |
| 畦丁相引绕园行,指说亭基不记名。 因想后湖题柱处,树林曾见作诗成。 |
| 南忆新安郡,千山带夕阳。 断猿知夜久,秋草助江长。 疏发应成素,青松独耐霜。 爱才称汉主,题柱待回乡。 |
| 玉马横江直接舻,青鳌长此镇名都。 川云占路通三峡,豀雪冲澜出五湖。 不愧授书初志遂,每思题柱此才无。 未须击楫苍茫里,坐见中流出画图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