...官道,狐狸上庙堂,凄凄黄叶浦,漭漭白苹乡。 提挈何狼籍,奔趋适诈狂。 人伦俱丧失,风俗尽凋伤。 |
雨后千山净,炊烟处处新。 世情殊不足,风俗岂能淳? 老棘余生意,槁花空悟春。 相逢非古意,在我着乌巾。 |
我母本强健,今年说眼昏。 顾怜为客子,尤喜读书孙。 事业新灯火,桑麻旧里村。 太平风俗美,不用闭柴门。 |
断桥分野色,曲径入柴门。 五柳低藏屋,三家自作村。 人情同下里,风俗异东屯。 我老无生计,耕耘教子孙。 |
吟诗怀杜甫,持酒看吴钧。 落叶千林晓,飞鸿万里秋。 只嫌风俗变,不为别离愁。 向晚闻征鼓,徘徊倚小楼。 |
汶水连洙泗,源源有所归。 圣贤诚可仰,风俗自相违。 落叶随风舞,孤鸿破雪飞。 纷纷名利客,到此肯忘机。 |
芦花藏别浦,柳树隔柴屝。 野鸟行行下,渔舟两两归。 只愁风俗变,不虑世情违。 旧日经行处,于今转觉非。 |
缘崖一径微,入谷双崦窄。 密林日易昏,况乃云雨积。 行人望烟火,客舍依山色。 家僮为张灯,野老烦避席。 未觉风俗殊,只惊关河隔。 严程不可缓,子规勿劝客。 |
鸜鹆入树腹,雎鸠乱关关。 妖氛扇幽邃,幻惑成至欢。 漫漫恣宵旰,终永期无患。 凄雨苦何其,余花惨无颜。 风俗陡衰毁,教化委荆菅。 君子致远虑,隐忧增忾叹。 |
仁风蔼区宇,圣道日月明。 膏泽育万汇,衣冠乐升平。 夷陵虽云僻,岂无王化并? 奈何洙泗流,不浃荆楚氓。 蛆惑祠奸操,声教若掩扃。 樊山老文学,执法开杳冥。 荡涤众陋习,魑魅不能撄。 巍巍鲁灵光,中天丽晶莹。 一变风俗美,再变礼乐兴。 允矣千载下,勋业昭汗青。 |
周南风俗汉衣冠,五色云中忆驻銮。 璎珞桧高藏白兽,蕊珠花发降文鸾。 河通织女机丝湿,雨歇巫娥翠黛寒。 满地吴山谁洒泪? 一江春水独凭阑。 |
今年二月气候别,十日大雪寒于冬。 民人正坐冻馁苦,燕雀如何意味浓? 风俗可知南北早,山河空锁百千重。 草堂欲作梅花梦,忽忆南阳有卧龙。 |
听说娑婆无量苦。 为君一一分明举。 风俗淫邪人跋扈。 多囹圄。 命终未免沉冥府。 检点恶名看罪簿。 因兹惹起阎罗怒。 炉炭镬汤烧又煮。 争容汝。 自家作业非人与。 |
蓬莱在何许? 渺在东海虚。 其回五千里,上有神人居。 山川异百奥,风俗如三吴。 仙官示狡狯,百丈神干躯。 世人寻地脉,弱流垫轻壶。 徒闻羡门往,漫役君房愚。 孰为灵仙府? 乃是尺寸庐。 燕坐吾玉几,天游我非车。 挥斥九清表,飘然隘中区。 岂蓬知大小,■识无真■。 |
对镜多新白,怀人入远思。 山河犹汉魏,风俗想轩义。 小草铜驼恨,荒陵玉雁悲。 平生伊吕志,耕钓岂无为? |
...足乐,短歌长啸随所之。 溪谷无尘人事少,纵有饥寒能自保。 花村月夜犬不惊,可是太平风俗好。 昨日柳花如雪飞,今日作诗何所思? 我诗似质朴,君政从可推。 锦衣翩翩马如练,拜恩应到黄金殿。 他年皂盖下蓬莱,更与君侯作佳传。 |
江风飘飘杨柳青,江烟漠漠花冥冥。 春光潋滟动笙乐,泼酷弄影蒲萄倾。 客路迢迢平不颇,应有儿童迎五马。 文章太守今几人? 风流未有如今者。 中原地古风俗淳,君侯抚牧仁化新。 黄堂无讼白日静,甘棠有阴芳草春。 君侯考绩未改,虎竹铜符转光彩。 功成早向江南来,江南有人遥相待。 |
...野店隐烟雾,水榭云楼有幽趣。 汉家封侯已消磨,秦时长城作行路。 天险不设南北通,风俗一混归鸿蒙。 今人不解古时事,使我感慨心忡忡。 滦水城头无苜蓿,马驴尽食江南粟。 八月九月朔风高,更有饥鹰啄人肉。 太平时节无烽尘,金舆玉辇从时巡。 关南关北草色新,四海贡赋来相亲。 大车连属小车侣,雪地冰天无险阻。 玉帛谷粟取不穷,诛求那... |
...青红,正与今年画相似。 茅庐半住林木里,白狗黄鸡小如蚁。 翁媪无言童雇闲,可是太平风俗美。 清水初落鱼蟹新,东邻酿熟呼西邻。 |
...所感发者,无不隐括概见於斯。 至於国家之曲故,乘与与居,与夫盛代之服食器用,神京之风俗方言,以及四方宾客宦游之况味,山林之士未尝至京师者,正月都城寒料峭。 除非上苑春光到。 元日班行相见了。 朝回早。 阙前褫帕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