笠泽高风寒凛凛,苕溪凝雪白皑皑。 扁舟我独乘归兴,自是不因安道来。 |
偶因抱瓮出,夜汲涧底泉。 荡摇水中月,水定光复圆。 问水水不语,问月月不言。 倚树一长啸,万壑松风寒。 |
山高兮风寒,烟濛濛兮雨漫漫。 雨霁兮雪飞,半夜无人兮倚栏。 明月兮空山。 |
尖斜缁撮似兜鍪,紧护风寒暖白头。 不解兵前当箭凿,解令晓枕睡齁齁。 |
倦禽思夜林,倦客思夜衾。 夜衾良独薄,夜林良独深。 林深暖气聚,衾薄寒风侵。 气暖仍比翼,风寒更孤簪。 犹敢谓倦客,曾不如倦禽。 |
四境风寒满目秋,区区嫠归隐深忧。 岂无豪杰二三策,亦有东南百十州。 斫案肯迎新造魏,挥戈曾复旧宗周。 仓公一望休惊走,好把囊中暝眩投。 |
荒城十载路重经,暂舣扁舟坐驿亭。 春到梅花何处白,雪晴山色向人青。 惊心家远旧难寄,迎面风寒酒易醒。 莫忆牵衣儿女态,晓猿夜鹤笑林扃。 |
飘流北客江之左,自问行藏语亦难。 江上即今无盗贼,浪中何日不风寒。 曹潘鼙鼓於兹见,王谢风流何处看。 归客不知朱雀好,但夸明月洛南湾。 |
五尺桄榔杖,二寸栟榈冠,往来山谷中,发白面渥丹。 初非乳石力,所得怀抱宽。 入寺不寻僧,自爱松风寒。 松风晚少静,我意殊未阑。 却寻归村路,白石明青滩。 |
漠漠同云遍海涯,晓风寒逼绿窗纱。 飞扬鳞甲三午界,妆点楼台百万家。 何处妙歌金帐酒,谁人清对玉梅花。 便应石鼎融冰水,乌帽笼头自煮茶。 |
春水方生秋又残,上流无处避风寒。 杜鹃飞向东南去,怕见如今蜀道难。 |
五丁鉴剑古今传,屹立崇墉蔽两川。 满目风寒无处避,祗今由径竞摩肩。 |
祸乱方来苦不禁,此生谁料有如今。 四郊云扰旌旗影,诸阃风寒社稷心。 杞国有人忧凛凛,桃源无路入深深。 少陵野老怀忠愤,醉里攒眉强自吟。 |
岩花月彩浮,井桐露珠滴。 悲秋适有念,拥琴坐西壁。 古音拂朱弦,一倡千虑涤。 无云山雨飞,松风寒淅沥。 鱼龙尽出听,万籁天地寂。 |
山僧青芒屩,厌踏城中土。 水风寒萧萧,片影过沙渡。 晚云迎归锡,低飞暗石路。 暮钟落前峰,去冲后山雨。 |
上得陂陀路转艰,陷轮推马苦难前。 风寒白日少飞鸟,地迥黄沙似涨川。 结草枝梢知里堠,放牛墟落见人烟。 从来天地分中外,今作通逵近百年。 |
脱叶金霜罢,沧洲满目前。 林风寒结籁,溪日晚留烟。 独木横官彴,方苞入稻田。 持麾更吏隐,殊觉主恩偏。 |
伊昔西湖柳,清阴满画楼。 午凉欺舞扇,晚雨系渔舟。 春尽花无主,风寒叶自秋。 六桥今在否,空惜旧时游。 |
触目圆池景,荷枯菊已荒。 风寒侵夜枕,霜冻怯晨妆。 江上风翻赤,庭前橘带黄。 题诗欲排闷,对景倍悲伤。 |
巍巍层阁倚云平,一凭阑干醉魄醒。 霁雨乱山生淡碧,带风寒竹有余青。 孤猨傍石为深磵,幽鸟冲烟入画屏。 却重高僧仙景象,蓬莱不独在沧溟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