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村亭榭酒旗杨,收尽山光与水光。 风物到来城郭闹,杖头随处去休忙。 |
玛瑙遗基尚未斜,两京风物使人嗟。 先皇月出曾游历,空见春风发落花。 |
忆昨东风吹马蹄,瓦关分袂涕交挥。 淮阳风物应如旧,独在柯山送雁归。 |
溪光曲曲村,花影重重树。 风物小桃源,春事还如许。 情知送客来,又作寻芳去。 可惜一春诗,总为闲愁赋。 |
晴江如练泛波蓝,万柳枝柔拂晓岚。 且喜春光真到眼,依稀风物认江南。 |
溪谷幽深可避秦,桃源风物画难真。 思量却得蓝超力,解遣人知洞里春。 |
名蓝依净境,风物倍精神。 翠巘藏山迹,寒潭绝世尘。 岭猿吟送月,山鸟语留人。 拟学栖真客,林泉老此身。 |
参差烟树灞陵桥。 风物尽前朝。 衰杨古柳,几经攀折,憔悴楚宫腰。 夕阳闲淡秋光老,离思满蘅皋。 一曲阳关,断肠声尽,独自凭兰桡。 |
屋头杨柳绿参差,小竹疎花此更宜。 帘漾水纹闲昼日,早秋风物似春时。 |
林梢接手百花浮,昔与王孙倚小楼。 风物无情常自若,男儿何处不堪愁。 兰成只忆江南老,丞相难忘洛下游。 今日天涯送春泪,不堪更为种瓜侯。 |
轮台风物异,地是古单于。 三月无青草,千家尽白榆。 蕃书文字别,胡俗语音殊。 愁见流沙北,天西海一隅。 |
五彩萦筒秫稻香,千门结艾鬓髯张。 旋开宝典寻风物,要及灵辰共祓禳。 |
县境拖修直,人家住土涂。 三方鲸浪涌,一岛虎头孤。 风物犹佳处,弦歌付老夫。 平生虫篆意,或许间忧虞。 |
山寒无美色,风物更凄凉。 天地忽岁穷,弟兄皆异乡。 酒醒衣絮薄,月死夜更长。 闻有家书,敲门唤隔房。 |
鬓发萧萧昼不冠,他乡风物若为看。 花庭晒药日将午,茅屋烹茶春尚寒。 久别亲朋谁问病,深怜儿女自加餐。 是非高枕浮云过,遥忆西河旧钓竿。 |
玉泉东汇浸平沙,八月芙蓉尚有花。 曲岛下通鲛女室,晴波深映梵王家。 常时凫雁闻清呗,旧日鱼龙识翠华。 堤下连云粳稻熟,江南风物未宜夸。 |
江城无宿雪,风物易为春。 酒美消磨日,梅香著莫人。 老吟穷景象,多难损精神。 渐有还京望,绵州减战尘。 |
阴已至人日,雨仍当立春。 梅花一开谢,草色半陈新。 节物变风物,病身成老身。 微吟终楚调,高兴属词人。 |
辛酸步步向西来,不到河清眉不开! 身后声名留气节,眼前风物愧诗才。 论人莫逊春秋笔,入世方知圣哲哀。 四海飘零余一死,青天尚在敢心灰! |
长安才上堰,风物似微饶。 野老能相认,轻船不待招。 炊菱开甑热,秤鲫满篮跳。 偶前樽中物,何为靳一浇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