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汉鼎鸿毛轻,诸侯争弄兵。 吴魏已先定,玄德思功名。 据鞍髀肉消,感激泪沾缨。 南阳有奇士,三顾精诚倾。 龙变得风雨,指麾霸王成。 日月若长在,永永悬英声。 |
| 万叠燕山冰雪劲,万里长城风雨横。 君衣云锦勒化骢,此酒一杯何日更。 |
| 汉公尝说惠泉师,解讲楞严解赋诗。 今日我来师已支,草堂风雨立多时。 |
| 风雨黄昏自掩扉,灯前时复一嘘欷。 儿曹相问缘何事,为道君侯早晚归。 |
| 少壮记曾游,兹来营首丘。 青山不改色,白发自多愁。 寂寂千年晚,萧萧风雨秋。 世缘何日了,一笑问盟鸥。 |
| 大策三千字,朝廷耳目醒。 高名动牛斗,直气破雷霆。 美行皆成法,閒谈尽可铭。 悲哉真玉树,风雨一飘零。 |
| 钓窗不忍见南山,下有三雏骨未寒。 惆怅古今同此味,二陵风雨晋师还。 |
| 逍遥堂后千寻木,长送中宵风雨声。 误喜对床寻旧约,不知漂泊在彭城。 |
| 逍遥堂後千寻木,长送中宵风雨声。 误喜对床寻旧约,不知漂泊在彭城。 |
| 衡门病卧动经旬,岁晚况堪风雨频。 晴日一窗殊慰眼,清霜万瓦更宜人。 开书顿失昏花坠,试茗初看白乳新。 南埭东陂从此好,剩将红蕊插乌巾。 |
| 挥手世閒尘,忘言晋与秦。 溪山能住客,风雨始知人。 澹澹秋光趣,悠悠野鹤身。 相闻愿相见,倦脚走双轮。 |
| 笔端风雨发天悭,应有清名动九关。 正直早年闻苦节,只今文翰许谁攀。 |
| 蛰龙怒欲起春霆,并挟髯虬上杳冥。 老色干云鳞甲动,苍皮粘雹爪痕腥。 物方神变谁能测,山不高深亦有灵。 谁与护持诗墨在,略无风雨损吾亭。 |
| 破屋支撑风雨余,世间种种不关渠。 忍饥要惯无他术,过午未炊犹读书。 |
| 春今五日如京兆,风雨更堪携折之。 我病不能如许事,饭余扪腹细哦诗。 |
| 梅花初出炯如冰,未许余花似我能。 太息天公不加意,放教风雨苦侵陵。 |
| 驻马赤栏桥,余寒著柳条。 舟车富阳路,风雨浙江潮。 惜别津亭暮,思归故国遥。 临行莫惆怅,回日定花朝。 |
| 却下斜坡并柳堤,双飞燕子正衔泥。 纷纷风雨春将半,渌涨平湖桥柱低。 |
| 豫章门外尽青原,高阁临江喜尚存。 莺舌澜翻嘲鹤静,鸥心恬淡厌蛙喧。 绿波淼淼投书渚,翠竹森森写韶轩。 约客不来人已远,满天风雨又黄昏。 |
| 入山时八月,岚气似深冬。 岩洞生风雨,窠巢落桧松。 山中九重锁,月下一声钟。 警省非人世,今秋得异逢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