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今日何山是胜游,乱峰萦转绕沧洲。 云含老树明还灭,石碍飞泉咽复流。 遍岭烟霞迷俗客,一溪风雨送归舟。 自嗟尘土先衰老,底事孤僧亦白头。 |
| 劝君勿嫌杨花太轻薄,篱下沟中纷漠漠。 翠鬟婢子不胜愁,扫尽还飞满朱阁。 晚来风雨送行春,天无游丝地无尘。 雪狂絮乱安可得,孤树青青愁杀人。 |
| 三千宫女衣宫袍,望幸心同各自娇。 初似绽时犹淡薄,半来开处特妖娆。 檀心未吐香先发,露粉既垂魂已销。 对此芳樽多少意,看看风雨骋麄豪。 |
| 萧萧古道西风雨,惨惨黄昏匹马行。 未遇功名莫嗟叹,逢时更自忆平生。 |
| 雉兮朝飞,鸣声相随。 朝刷其羽兮,夕哺其儿。 虽有风雨兮,莫或仳离。 嗟余之人兮,曾莫汝为。 |
| 夜来风雨损余芳。 数片衰红落槛傍。 媚景背人容易去,半轩飞絮日空长。 从来不信相思切,及至如今倍感伤。 独立黄昏绣帘外,可堪新月露圆光。 |
| 玉堂清冷夜初长,风雨萧萧忆对床。 徼道传呼钟鼓密,梦魂那得到君傍。 |
| 不堪惆怅满离杯,水碧沙明两岸苔。 无限塞鸿飞不度,二陵风雨自东来。 |
| 水绕孤村客路赊。 一楼风雨角巾斜。 举觞无复问煎茶。 夜静曲声初喷竹,酒深烛影细吹花。 明朝飞鹭起圆沙。 |
| 蕴空谁见法中王,觌体何曾碍剑光。 古庙藤萝穿户牖,断碑风雨碎文章。 |
| 漫天萝蔓断追寻,犹有人嫌未苦深。 屋古渗当风雨气,僧驯化得虎狼心。 松花书暖蜂科蜜,梅子春残鸟恋阴。 不应初来便忘去,身间处处是山林。 |
| 摐摐名木列千兵,风雨斜来卷旆旌。 愁倚寺门南下望,水烟不见小桥横。 |
| 西湖一曲百泉通,漠漠青山绕梵宫。 故国园林秋色净,明朝风雨桂花空。 银笙玉笛清歌外,画舫珠帘落照中。 人物风光两相称,儿童遮莫笑山翁。 |
| 云幕初收未肯晴,又将风雨做清明。 阴沉天气浑无赖,更兀篮舆梦里行。 |
| 琳宫尚记昔年游,扑面杨花晚不收。 自倚钓鱼终悟主,谁知射虎不封侯。 江湖已恨长为客,风雨何须横作秋。 未见故人心已醉,更拚十日为君留。 |
| 东风本是开花信。 及至花时风更紧。 吹开吹谢苦匆匆,春意到头无处问。 把酒临风千万恨。 欲扫残红犹未忍。 夜来风雨转离披,满眼凄凉愁不尽。 |
| 妄意弦歌学子游,迄无三异比中牟。 丁宁今夜东风雨,添起潮头急去休。 |
| 风前欲劝春光住,春在城南芳草路。 未随流落水边花,且作飘零泥上絮。 镜中已觉星星误,人不负春春自负。 梦回人远许多愁,只在梨花风雨处。 |
| 东堂岁晚直穷寂,落叶寒蔬风雨余。 下里数家同井臼,荒山十里半榛芜。 夜霜摧菊房俱敛,晴日熏梅气欲苏。 谁似樊山偏得意,倚天紫翠照空虚。 |
| 张公遂如此,海内共悲辛。 逆虏犹遗种,皇天夺老臣。 深知万言策,不愧九原人。 风雨津亭暮,辞君泪满巾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