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薄衾小枕重门闭。 孤烟照著人无寐。 风雨夜来多。 春寒可奈何。 深闺香暖处。 还解怜人否。 只道不来归。 那知心似飞。 |
| 一别巴山棹更西,漫凭江水问归期。 渐行渐远向天涯。 词赋招魂风雨夜,关山扶病乱离时。 入秋心事绝凄其。 |
| 瀑驶惊风雨,危悬峭壁前。 临流清客耳,入夜搅幽眠。 旁是龙为庙,高疑山有仙。 一尘飞不到,长似九秋天。 |
| 秋水涓涓,情渺渺、美人何许。 还记得、东堂松桂,对床风雨。 流水桃花西塞隐,茂林修竹山阴路。 二十年、历历旧经行,空怀古。 评砚品,临书谱。 笺画史,修茶具。 喜一愚天禀,一闲天赋,百战征求千里马,十年饾饤三都赋。 问何如、石鼎约弥明,同联句。 |
| 黄昏风雨黯东西,何事皇皇不肯栖。 共指漂鸾兼泊凤,难分野鹜与家鸡。 影过平嶂如书壁,声落前汀似印泥。 谁把文章移北斗,君家兄弟羽毛齐。 ¤ |
| 倚危栏,斜日暮。 蓦蓦甚情绪。 稚柳娇黄,全未禁风雨。 春江万里云涛,扁舟飞渡。 那更听、塞鸿无数。 叹离阻。 有恨落天涯,谁念孤旅。 满目风尘,冉冉如飞雾。 是何人惹愁来,那人何处。 怎知道、愁来不去。 |
| 闻道桃源堪避秦,寻幽数日不逢人。 烟霞洞里无鸡犬,风雨林中有鬼神。 黄公石上三芝秀,陶令门前五柳春。 醉卧白云闲入梦,不知何物是吾身。 |
| 野草閒花竞赏音,萧然坐阅岁年深。 当贞固日知高节,只静虚中见本心。 何处乾坤无凤集,他时风雨有龙吟。 向来七子皆充隐,不止山王累晋林。 |
| 著意寻春苦未迟。 无情风雨妒芳期。 青楼天远无书到,绣被寒多只梦知。 云澹泞,月低迷。 洛阳山色见愁眉。 何时重解香罗带,细看春风玉一 |
| 梁王雪里有深知,偶别家乡隔路岐。 官品共传胜曩日,酒杯争肯忍当时。 豫章地暖矜千尺,越峤天寒愧一枝。 还有钓鱼蓑笠在,不堪风雨失归期。 |
| 兰桡舣岸雷霆骇,疾雨狂风欲翻海。 吾人作意水石间,素志岂因风雨改。 悟适当如未悟人,衡山不知为开云。 鲁阳莫试挥戈手,郭泰何妨垫角巾。 山僧导我飞芒屦。 要看渠师得道处。 雪喷鼎烹一斥回,千古涧流不东注。 我笑教师太豪雄,故令鬼物窥吾踪。 安得廓然无圣解,苍崖依旧飞白龙。 |
| 谢池草句本无奇,千古流传五字诗。 只是可人醒枕席,许多生意在壎篪。 信渠风雨听眠处,快甚江山得助时。 顾我此怀今已矣,羡君兄弟捻吟髭。 |
| 官街杨柳絮飞忙。 鞍马送年芳。 诗兴更教狂。 算能醉、花前几场。 满城桃李,一枝香雪,不属富家郎。 风雨没商量。 快来与、梨化洗妆。 |
| 绿杨堤,青草渡。 花片水流去。 百舌声中,唤起海棠睡。 断肠几点愁红,蹄痕犹在,多应怨、夜来风雨。 别情苦。 马蹄踏遍长亭,归期又成误。 帘卷青楼,回首在何处。 画梁燕子双双,能言能语,不解说、相思一句。 |
| 携手看花深径,扶肩待月斜廊。 临分少伫已伥伥。 此段不堪回想。 欲寄书如天远,难销夜似年长。 小窗风雨碎人肠。 更在孤舟枕上。 |
| 寥天瀛海渺相望,灯烛今宵共此光。 十日从来九风雨,一生数去几沧桑。 许身落落终无合,投老栖栖有底忙。 行止归心悬两地,长看异域是家乡。 |
| 冰蚕三眠休,作茧当具簇。 汉北取蓬蒿,江南藉茅竹。 蒿疏无郁浥,竹净亦森束。 竞畏风雨寒,露置未如屋。 |
| 大令好书洛神赋,后人犹袭邯郸步。 夫君草圣洞千古,笔下纵横敏风雨。 凌波杳杳去无所,半幅尚能追媚妩。 几年唐印阅振武,谁其别之视书谱。 |
| 花冠鼓翼东方动。 兰闺惊破辽阳梦。 翠被小屏山。 晓窗灯影残。 并头双燕语。 似诉横塘雨。 风雨晓寒多。 征人可奈何。 |
| 周宣大猎兮岐之阳,刻石表功兮炜煌煌。 石如鼓形数止十,风雨缺讹苔藓涩。 今人濡纸脱其文,既击既扫白黑分。 忽开满卷不可识,惊潜动蛰走云云。 喘逶迤,相纠错,乃是宣王之臣史籀作。 一书遗此天地间,精意长存世冥寞。 秦家祖龙还刻石,碣石之罘李斯迹。 世人好古犹共传,持来比此殊悬隔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