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竹林七贤六有子,何独无闻刘伯伦。 梦想先师授书处,城东风雨卧荒坟。 |
| 细如毛发绿毵毵,寂寞无人共岁寒。 万壑千岩风雨面,却宜六月坐中看。 |
| 风雨连朝忽转晴,天还着意作清明。 簿书共了公家事,尊酒聊酬我辈情。 花却馀寒红尚瘦,柳融初日黛犹轻。 一年春事才如许,又作明朝祓禊行。 |
| 一翻风雨报园林,岸柳汀蒲半不禁。 兔魄渐随华月满,凤栖应恋碧梧阴。 清商律应笙歌细,白苎功多箧笥深。 起向推移占物候,为谁先有岁寒心。 |
| 万间顶{左宁右页}翠光团,千尺廊腰眼界宽。 鸭脚参天风雨老,龙髯蛰地雪霜寒。 庭花飞墨空遗恨,宫叶流红不忍看。 古往今来只如此,夕阳搔首倚兰干。 |
| 月落窗牖白,日出东南隅。 披衣茅檐下,稍觉四体舒。 故山邈千里,永念先人庐。 晨夕庇风雨,少小之所居。 别去逾十年,岂但园田芜。 齿发日衰暮,天意谅何如。 ¤ |
| 湘南潭北影团团,面面簷楹风雨寒。 突出虚空无缝罅,从教千古与人看。 |
| 寸心铁石壮,一面冰霜寒。 落叶鬼神哭,出言风雨翻。 气呵泰山倒,眼吸沧海乾。 怒立大鹏背,醉冲九虎关。 飘然乘云气,俯首视世寰。 散发抱素月,天人咸仰观。 |
| 三春月胜三秋月,花下惜清阴。 锦围绣阵,香生革履,光动兰襟。 棠梨枝颤,乍惊栖鹊,夜久寒侵。 明朝风雨,休孤此夕,一刻千金。 |
| 井桁乌啼破曙烟,轻寒薄被落花天。 闲人晴日犹无事,风雨今朝正合眠。 |
| 岁暮征裘返故园,愀然去国亦难论。 独寻碧草日三径,谁在红莲夜五门。 久分云霄能割席,乍惊褴缕有离尊。 即看短发边城去,风雨仇池役梦魂。 |
| 称意中秋月满楼,只嫌歌扇遏云浮。 不如风雨连天起,要得伊人也解愁。 |
| 历井扪参兴未阑,丹梯通处更跻攀。 冥蒙蜀道一云气,破碎岷山千髻鬟。 但觉星辰垂地上,不知风雨满人间。 蜗牛两角犹如梦,更说纷纷触与蛮。 |
| 天时人事常多故,一岁春能几处游。 不是尘埃便风雨,若非疾病即悲忧。 贫穷心苦多无兴,富贵身忙不自由。 唯有分司官恰好,闲游虽老未能休。 |
| 披雾青天近,梳头白发明。 山河千古恨,风雨五更情。 塞北浮云惨,关中王气清。 草庐诸葛在,未得话平生。 |
| 今日何山是胜游,乱峰萦转绕沧洲。 云含老树明还灭,石碍飞泉咽复流。 遍岭烟霞迷俗客,一溪风雨送归舟。 自嗟尘土先衰老,底事孤僧亦白头。 |
| 劝君勿嫌杨花太轻薄,篱下沟中纷漠漠。 翠鬟婢子不胜愁,扫尽还飞满朱阁。 晚来风雨送行春,天无游丝地无尘。 雪狂絮乱安可得,孤树青青愁杀人。 |
| 三千宫女衣宫袍,望幸心同各自娇。 初似绽时犹淡薄,半来开处特妖娆。 檀心未吐香先发,露粉既垂魂已销。 对此芳樽多少意,看看风雨骋麄豪。 |
| 萧萧古道西风雨,惨惨黄昏匹马行。 未遇功名莫嗟叹,逢时更自忆平生。 |
| 雉兮朝飞,鸣声相随。 朝刷其羽兮,夕哺其儿。 虽有风雨兮,莫或仳离。 嗟余之人兮,曾莫汝为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