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岱嶂吞吐云烟迷,山川独胜东南奇。 银河倒泻风雨急,玉龙交战冰霜飞。 巨流溅石驾空谷,仰望斯须突起粟。 西湖不羡冷泉亭,爽利可人清兴足。 |
| 天生明日照秋空,人把鲜晴候岁功。 可忍浮云来镜里,更堪风雨落庭中。 旌旗踏浪惊吴俗,灯火连街见楚风。 江海归来心未稳,犹疑醒眼是朦胧。 |
| 楚城日暮烟霭深,楚人驻马还登临。 襄王台下水无赖,神女庙前云有心。 千载是非难重问,一江风雨好闲吟。 欲招屈宋当时魄,兰败荷枯不可寻。 |
| 蜡貌宁违俗,规行不竞时。 苦思头没膝,勤诵涕垂颐。 州县频劝驾,藩方尝挽眉。 飘零竟何益,风雨脊令枝。 |
| 不是苕溪厌看月,天涯有程云树凉。 何意汀洲剩风雨,白蘋今日似潇湘。 日夕鲲鱼梦南国,苕阳水高迷渡头。 故山秋风忆归去,白云又被王孙留。 |
| 风雨萧萧卧掩关,经旬登览负溪山。 也知解送丰年喜,无奈难消永日闲。 平野横吹看凌厉,画檐高泻听淙潺。 城闉路断吾何恨,浊酒枯鱼亦破颜。 |
| 桂枻兰<舟同>泛碧漪,芰塍莲荡倒芳卮。 十三雁足传情遍,二八蛾眉度曲迟。 玉树风前人散后,金波水上月明时。 良辰胜会应难续,风雨连宵恼别离。 |
| 十载长安梦未醒,离堂风雨思冥冥。 书随洛下舟中犬,身逐台南水上萍。 卫国精灵应寂寞,郭家池馆半凋零。 寡妻稚子衔哀意,谁作张圆死后铭。 |
| 一番雨,一番风,风雨湖山图书中。 风摇水色瑠璃滑,雨泼山光翡翠浓。 咄,杜鹃啼血滴花红。 |
| 自愧材猷不足观,独于忠义死能干。 于陵风雨谁思汉,万里腥膻谁报韩。 眼到北盟常揾血,话残南渡欲冲冠。 如何一代多人杰,稽首称藩鼻不酸。 |
| 菊浦桃源瞰九城,鸾歌凤啸忽将迎。 千岩杂树云霞色,百道流泉风雨声。 上客由来轩盖重,幽人自觉薜萝轻。 疑是昔年栖息地,山中日暮有馀情。 |
| 正月桥西卖酒家,柳初青眼草初芽。 重来红紫随风雨,犹有野田黄茶花。 |
| 尘埃漠漠一千里,风雨潇潇十四陵。 立得身高愁转甚,龙山从此不须登。 |
| 百年何负草堂灵,讵使寻常问客星。 不种公田仍减产,尚无饥色喜添丁。 人间安用屠龙技,方外曾携相鹤经。 空手出门风雨至,也须蓑笠问樵青。 |
| 自来承檄到云州,恰恰星霜又一周。 握手心如千里月,满怀诗思一江秋。 每惭铸错伤完锦,多谢衔杯送别舟。 未说河阳花满县,夜来风雨打田畴。 |
| 山蟠鳌足云千丈,溪折羊肠路九回。 神石肯穿秦斧凿,古坛曾见汉楼台。 秋山风雨银河下,月夜笙箫玉佩来。 山自青青泉自洁,百年踪迹几苍苔。 |
| 连宵风雨太飘摇,颇讶龙吟意气豪。 三座危桥过不易,一溪湍水涨能高。 栖迟王事嗟何及,咫尺威颜敢告劳。 袖取丰年天上去,洗泥淮拟醉香醪。 |
| 国士文章海内传,丘园风雨故依然。 空闻太守延徐稚,犹喜诸生礼郑玄。 官树莺啼初系马,讲堂雀下或衔鳣。 广文方筑招贤馆,肯使先生老一毡。 |
| 荒碛连天堡戍稀,日忧蕃寇却忘机。 江山不到处皆到,陇雁已归时未归。 行李亦须携战器,趋迎当便著戎衣。 并州去路殊迢递,风雨何当达近畿。 |
| 葺屋空林伴翠微,柴门无事柳依依。 隔年药物频宜日,近午茶烟欲上衣。 山郭岁时流水旧,野堂风雨到人稀。 兴来独步多寻赏,为问茅君理息机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