唐家尚父几重孙,宿钭齐推第一门。 新拥锋车还北阙,暂辞戎律控西藩。 柳营平日鏖轻敌,龙衮今年识至尊。 好在枢庭展韬略,试看馀力整乾坤。 |
方当节钺用,不返旧征魂。 凄凉馀部曲,发声为尔吞。 |
茅屋三间自有馀,置身不合在蓬壶。 谁知三尺子童子,解唱一声于蒍于。 割肉向来闻鹭股,合尖今始见浮图。 传灯事毕归来好,一岁风波几日无。 |
行遍天涯意未阑,将心到处遣人安。 山中老宿依然在,案上《楞严》已不看。 欹枕落花馀几片,闭门新竹自千竿。 客来茶罢空无有,卢橘杨梅尚带酸。 |
安乐窝中春暮时,闭门慵坐客来稀。 萧萧微雨竹间霁,嘒嘒翠禽花上飞。 好景尽将诗记录,欢情须用酒维持。 自馀身外无穷事,皆可掉头称不知。 |
安乐窝中虽不拘,不拘终不失吾儒。 轻醇酒用小盏饮,豪壮诗将大字书。 花木暄妍春雨后,山川澄淨九秋馀。 闲中意思多少,无忝人间一丈夫。 |
一百年来号太平,当初仍患不丁宁。 京都尚有汉唐气,宫阙犹虚霸王形。 烟外乱峰才隐约,霜馀红树半凋零。 樽中有酒难成醉,旋被西风吹又醒。 |
世上苦无公是非,讥评人物信犹疑。 镜中妍丑无私照,棋上高低有误时。 怀古尚馀乔木在,伤春唯许落花知。 黄金可办将何用,铸出当年钟子期。 |
轧轧篮舆鉴水滨,水纹如染草如茵。 繁红零落徐娘老,远翠低徊西子颦。 犹及残春追胜赏,不妨馀事作诗人。 胸中磊块须浇洗,未厌伤多酒入唇。 |
胜地栖迟惯,青山耐久看。 云烟五洞古,泉石九峰寒。 已化岩前虎,犹藏箬下丹。 黄花生意别,秋老不凋残。 白日幽情惬,间门到者稀。 嗜茶和月煮,采药带云归。 春树馀花落,天坛独鹤飞。 年华自来往,慵换薜萝衣。 |
十载交游一日如,高情多谢不相疏。 分携幸不隔江海,得使常须访起居。 折柳正当三日暮,泛舟深约九秋馀。 相期暇日吟我外,只有公勤是荐书。 |
瑞溢飞猿峤,秀毓凤凰山。 腊馀六日春到,人间世庆生贤。 |
珍重君郎一纸书,亲书何啻敌琼琚。 便迥岂易逢归雁,频看应难长蠹鱼。 先寄路经千里外,后批情更万重馀。 静思贵不忘贫贱,当日荆州亦未如。 |
眼向囊书老不明,合遵宽教事农耕。 雨馀骤变菖条绿,晓起欣聆布谷声。 谭笑俾民无死徙,丰凶转手有虚盈。 衰翁倍荷殷勤意,缄致无非翠织成。 |
绝知嗣法一枝香,作意开堂嗣雪堂。 早悟锥沙传笔画,旋收珠玉入诗囊。 卷藏人閟龙蛇字,炳蔚家馀虎豹章。 衣钵两郎公不恨,班班文物未凄凉。 |
我筑屋三间,在湖东南隅。 上号曰宽闲,观耕风雨馀。 下作小山房,可以读诗书。 维南有松竹,轻阴绕室庐。 维北有芰荷,浓绝涵窗虚。 四壁何所有,经训揭砭愚。 食息在耳目,日与圣贤居。 园蔬尚可饱,老矣复何须。 |
七十七翁犹眼明,三台星畔见奎星。 文章有气吞馀子,议论无差本六经。 愧我不能攀逸驾,得君自足振颓龄。 玉溪常与荆溪接,分得馀波到石屏。 |
倚时独幸识斯人,不尔终身憾不禁。 诗裹重逢神骨峭,老来更觉语言深。 鬼吟似有声堪听,风过浑无迹可寻。 死去岂馀毫发恨,生前观独遇知音。 |
山光突兀初寒外,竹色连娟细雨馀。 一段清奇彻肌骨,锦囊碎句懒能书。 |
落日在高木,辉辉淡秋容。 白云起天镜,飞去忽无踪。 雨藓烂漫紫,幽径谁相从。 孤虑如有根,纠结生心胸。 良时忽已晚,撇耳过晨钟。 事业馀濩落,抚己真何庸。 投箸不能食,却立倚长松。 酒敲百万兵,此忧不可攻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