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元英去世二百年,其迹虽久骚雅传。 田庐不废子孙贤,庆门簪组方蝉联。 我来源中访高隐,人邀客云山前。 朱门绿阁照溪水,长松茂材寒烟。 滩声萧萧到几席,魂清骨冷忘睡眠。 伊子出处不自判,尘缨俗网常萦缠。 儿孙渐多食众,高翔远引嗟无缘。 他年家事苟有付,杖藜此同悠然。 |
| 欲观骚雅继周南,虎子应须虎穴探。 策蹇冲寒将类贾,避堂舍盖愿同参。 书能泣鬼世谁信,诗解穷人我自谙。 但得低头拜东野,此心依约已先甘。 |
| 之子胸中不外营,轩亭水到自渠成。 词章妙处窥骚雅,师友平生祗弟兄。 元凯一门兼众美,夷齐千古擅双清。 新诗有赠不知服,衰拙如余盍负荆。 |
| 爱君退易似前贤,投劾归来不待年。 世故饱谙真昨梦,道心不系学虚船。 莫悲白雪凋玄鬓,自有丹砂暖寸田。 两郡诗筒屡传寄,主盟骚雅定谁先。 |
| 长鸣天厩起毛龙,万马皆喑一洗中。 立仗式仪稽马叟,解骖牵赐有裴公。 累年兵火苏黄迹,旧券山河带砺同。 揽笔诗翁拟骚雅,雄然台阁快哉风。 |
| ... 敲榜满前但长啸,簿书堆案常清谈。 湖中往往载画舫,竹下小小开茅庵。 歌吟仿佛类骚雅,导引委曲师彭聃。 新茶泼乳睡方觉,渌酒倾水醒复酣。 一朝挥手去不顾,使我把袂心难堪。 扁舟水涸费牵挽,瘦马雪冻忧朝参。 一官来往似秋燕,薄俸包裹如春蚕。 东南乞麾尚可得,白首谁念家无甔。 |
| 吾友吕子者,其人艺且文。 何侯绿沉枪,颜皋弓六钧。 勿谓豪少年,诗书精讨论。 文词踵骚雅,岂但惊庸人。 群儿事膏沐,炫粥倚市门。 汲汲恐不售,惟忧货非珍。 子独抱奇璞,九袭包衣巾。 尘埃自蒙垢,但畏人知闻。 区区事边幅,碌碌随俗尘。 顾我未免此,深惭非子伦。 离别可奈何,高歌倒清尊。 愿子重辉光,去去翔青云。 |
| ...维大厦。 至哉朝宗性,百折终不舍。 身北冠自南,血碧心肯化。 颜钩凛忠劲,杜诗蔚骚雅。 晋阳骨肉冤,东市刀兵解。 精诚揭天日,气魄动夷夏。 丈夫如此何,一死尤足怕。 |
| ... 帝令来作金鼎和,趁得寒梅雪香蕊。 精神照座如神仙,滔滔挥翰倾河源。 杜诗韩笔继骚雅,凤髓鸾胶家世传。 皇皇辔络辉乡国,春逐霜蹄满南陌。 禁城龙阁俨图书,班近天颜还咫尺。 泥书细札九天飞,好看锦衣蒙衮知。 亨时得路方平坦,沙堤荦错黄金羁。 年年爱日回南陆,庆寿阶庭照兰玉。 南陆仙翁识姓名,星官曾见刊琼籙。 |
| 极目冥鸿颢气初,人生快意食鲈鱼。 剪来萸菊触新酒,麾去蚊蝇府旧书。 骚雅刘郎今健否,清修周老近何如。 篆畦雨里青蒿长,寂寞无人过草庐。 |
| ...兹神秀门。 永嘉分奕叶,甚盛二枝蕃。 吾友天乐翁,实惟游之孙。 身虽羁旅尽,诗则骚雅存。 侄行有科第,作尉期高骞。 是曰提刑后,令闻方腾喧。 大心欲图南,小枝不在言。 十年相聚首,伟论孰敢援。 交比鲍叔知,志许诸葛论。 分携乃明发,念我守故园。 君往夫差国,不遣吴水浑。 陆静玩蟾彩,江清烹鮈豚。 邑宰话乡曲,官廨如荒村。 ... |
| 寒食不小住,千骑拥春衫。 衡阳石鼓城下,记我旧停骖。 襟似潇湘桂岭,带似洞庭春草,紫盖屹东南。 文字起骚雅,刀剑化耕蚕。 看使君,於此事,定不凡。 奋髯抵几堂上,尊俎自高谈。 莫信君门万里,但使民歌五袴,归诏凤凰衔。 君去我谁饮,明月影成三。 |
| 六人相聚会时康,着甚来由不放狂。 遍地园林同已有,满天风月助诗忙。 文章高摘汉唐艳,骚雅浓薰李杜香。 水际竹边闲适处,更无尘事只清凉。 |
| 子牟在江海,心存魏阙下。 君居虽远方,不忘朝廷者。 筑室负郊郭,虚堂连广厦。 浮梁江湖间,风物最萧洒。 官罢得优间,一到休车马。 开轩命宾客,棋壶杂觞斝。 园亭助登览,山川入骚雅。 霄汉不可跂,惓惓谁能舍。 目睇西北云,丹成此倾泻。 出还拥旌旟,归复傲林野。 真得吏隐趣,岂累荣名假,宦游羁绁中,适意如君寡。 |
| 日斜弄孤桐,妙趣寄无弦。 暮天四垂幕,溪山当华筵。 碧玉湛新醪,招集饮中仙。 云车夜未散,短烛蟠青烟。 合坐皆豪俊,风流踵前贤。 佳客吾岂敢,追陪幸自天。 人材未易得,终夜喜不眠。 殊特见骚雅,武库森戈鋋。 未能当笔阵,敢发一矢先。 来意何以报,惭无锦段鲜。 |
| 惠爱昔曾留二浙,能声行复表三河。 更传骚雅联编富,可是江山助思多。 |
| 连侯爱画鱼,李侯爱画山。 诗情动幽怀,摹写不少閒。 骚雅移丹青,妙寄云水间。 翻然欲登涉,试寻芷与兰。 我不一音解,早年便挂冠。 养拙颓檐下,任真亦足欢。 敌骑践江浙,少长奔荆蛮。 却行处狼区,益知行路难。 乱来战未息,老去食转艰。 前年治南亩,颇喜人牛安。 力耕日以广,心事日以宽。 行当遂野性,策杖寻江干。 云深几茅屋,... |
| ... 左手人头右手印,此理未可轻易论。 丈夫盖棺事始定,擒戎会使来称藩。 争如徐子擅骚雅,笔力豪纵今文园。 杨君收印六十载,细观制作同新翻。 为言常侍故家物,其先得自南昌潘。 珠还合浦有时节,余庆未艾钟仍昆。 子今得之类摘鹊,此贶重可轻璵璠。 便当淮拟佩三印,并与文安遗子孙。 |
| ...控玄颐秘。 云章开人文,天笔垂古制。 照照训典立,颤颤伦纪备。 遂登秦汉前,上与骚雅俪。 碑板落东南,贝玉失环异。 膏濡沦朽骨,黼藻被幽隧。 史职补王明,陋巷压高位。 馀波阳懿则,惧忝弗克嗣。 |
| 扁舟过寂寞,十诗继骚雅。 定是王弘孙,犹记南山下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