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不独能言异凡鸟,最爱佳名呼吉了。 雕笼几度学鸡鸣,惊起烟花六宫晓。 驾来别院未知迎,先听遥呼万岁声。 愿把春风一杯酒,从今莫听上林莺。 |
| 忆与青山别几时,云松应恨鹤归迟。 少知学道贫非病,闲爱谈禅偈是诗。 女浣晓江烟渺渺,人行暮苑麦离离。 明朝风雨还同往,恐负高僧石上期。 |
| 诏预编摩辱主知,布衣亦得拜龙墀。 书成一代存殷鉴,朝列千官备汉仪。 漏尽秋城催仗早,烛明春殿卷帘迟。 时清机务应多暇,阁下从容幸一披。 |
| 不忍醒愁只欲眠,几日花发自江边。 欲沽百钱未易得,忽送一壶真可怜。 梳头好鸟语窗下,洗盏流水到门前。 今朝得醉已无恨,不使春光空一年。 |
| 门籍偏彰孝义名,书斋高启集群英。 池光冷射缣缃帙,竹籁清含弦诵声。 养鹤庭连栽药圃,驻僧居近煮茶铛。 江上胜地文章盛,岁岁人看出谷莺。 |
| 华堂高启集儒英,地接仙乡景气清。 苔径静铺修竹影,松窗虚透读书声。 云飞吟阁诗怀冷,泉激层崖客梦惊。 孝弟门风传祖德,圣朝清史独传成。 |
| 水银为海接黄泉,一穴曾劳万卒穿。 谩说深机防盗贼,难令朽骨化神仙。 空山虎去秋风后,废榭乌啼夜月边。 地下应知无敌国,何须深葬剑三千。 |
| 少年耻着惠文冠,幕下时时把剑看。 官烛未销鸡送晓,军笳忽动马嘶寒。 关连远树征途迥,塞接霜芜战地宽。 见说长平门下客,奇材唯有一任安。 |
| 十年世事渐多更,自叹而今岂复生。 未有佳儿书谩读,既无俗客酒频倾。 烟生远坞闻鸡唱,潮落平沙见蟹行。 秋后思归凡几度,夕阳江上望高城。 |
| 花枝扬扬蝶宛宛,风多力薄飞难远。 美人一见空伤情,舞衣春来绣不成。 乍过帘前寻不见,却入深丛避莺燕。 一双扑得和落花,金粉香痕满罗扇。 笑看独向园中归,东家西家休乱飞。 |
| 宣和遗墨画难工,唯有王孙笔意同。 莫问吴宫与梁苑,一般草露覆秋虫。 |
| 粤有我土,岐山之下。 孰是营之,维我考祖。 今我于迈,自岐徂荆。 岂不怀归,念我弟兄。 民勿我思,我斯安只。 国已有后,先君季子。 予思泰伯之德而作。 |
| 干将善铸剑,剑成终杀身。 吴伯亦遂亡,神物岂不神。 始知服诸侯,威武不及仁。 徒劳冶金铁,精光动星辰。 莫邪应同埋,荒草千古春。 青蛇冢间出,犹欲恐耕人。 |
| 云窗月帐散花多,闲读金经夜若何。 娇舌乍弹莺学语,芳心已定井销波。 尼师曾教青莲偈,女伴徒为《白苎歌》。 听处若迷空色相,应须愁杀病维摩。 |
| 满衣血泪与尘埃,乱后还乡亦可哀。 风雨梨花寒食后,几家坟上子孙来。 |
| 几年桂馆去人稀,白发怜君独远违。 过海定寻回估舶,出京才脱旧儒衣。 祠羞荔子传巫语,县闭榕阴放吏归。 亦欲居夷嗟未得,漫看鸿鹄向南飞。 |
| 几欲相寻与愿违,今朝始得过禅扉。 磬声穿竹山房远,屐齿粘苔石径微。 幽鸟每同驯鸽下,高人闲与老僧依。 谈诗说偈俱堪喜,坐觉茶香上薜衣。 |
| 一鹤随车到郡朝,剩山残水尚萧条。 碗藏秋冢金方出,箭插寒沙铁未销。 重见花开非旧赏,初闻麦秀是新谣。 几时南作诸侯客,酾酒江亭看晚潮。 |
| 晓院鹿卢鸣露井,玉人梦断梨云冷。 起开妆閤笑窥奁,月里分明见娥影。 白对犹怜况主家,春风一面恼肠花。 何由铸入青铜内,不遣秋霜换娥翠。 |
| 我是钧天梦觉人,忆来松下是前身。 老僧何去袈裟在,落叶斜阳满室尘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