坐馘关东扛鼎雄,指呼奴隶走王公。 只缘夺嫡中心慊,反畏商山鹤发翁。 |
未推壮邑赏平津,已采先知赦奉春。 齐越淮南皆斧锧,狂胡遽指汉无人。 |
商后誓师因毫众,周王致业述豳风。 不阶尺土一人俩,谁似皮冠一沛公。 |
逝骓走鹿各消磨,剑外功臣乘几多。 四皓两生元不听,故乡枉费大风歌。 |
拔山盖世何为者,三尺青龙不切泥。 且向断崖聊一试,如闻鬼母夜悲啼。 |
元丰一皂吏,三番遭配隶。 空余悟真篇,带些铅汞气。 |
谁言肤寸像,胜力妙人天。 欲疗众生病,阴扶济世贤。 身微须覆护,眼净照几先。 岂为成功报,犹应历劫缘。 |
汉祖起丰沛,乘运以跃鳞。 手奋三尺剑,西灭无道秦。 十月五星聚,七年四海宾。 高抗威宇宙,贵有天下人。 忆昔与项王,契阔时未伸。 鸿门既薄蚀,荥阳亦蒙尘。 虮虱生介胄,将卒多苦辛。 爪牙驱信越,腹心谋张陈。 赫赫西楚国,化为丘与榛。 |
荥阳大海院高齐石像二,高不数寸,而姿制甚妙。 唐高祖为郑州刺史,太宗方幼而病甚,祷之即愈。 因各为一碑,刻弥勒佛,且记其事,至今皆在。 元祐二年九月,祭告永裕陵,过而观焉,作小诗以授院僧。 谁言肤寸像,胜力妙人天。 欲疗众生病,阴扶济世贤。 身微须覆护,眼净照几先。 岂为成功报,犹应历劫缘。 |
我祖藏北山,昔尝产紫芝。 庵以此得名,且将二百期。 耳闻非目接,至老心犹疑。 一朝地阐灵,枯槁生神奇。 晔晔根干间,挺秀分三枝。 采者不善护,犹惜其一遗。 移置盆盎中,赪黄互相辉。 岂殊子间韶,不图乐至斯。 第嗟鲁获麟,所出非其时。 吾年已如此,斯祥将奚为。 独思避世士,商岭其在兹。 |
并吞天下九千日,一统寰中十五年。 坑血未乾高祖至,骊山丘垅已萧然。 |
一麾东晋守,八体入神书。 墨水传遗迹,兰亭表旧居。 挂冠高兴逸,坦腹旧床虚。 峻岭崇山景,依然想似初。 |
田横入海犹能得,商至长安百里强。 能使四人成美节,始知高祖是真王。 |
尧夫非是爱吟诗,诗是尧夫信脚时。 高祖宅前花似锦,魏王堤畔柳如丝。 因闲看水行来远,就便游园归去迟。 每遇好风还眷眷,尧夫非是爱吟诗。 |
尧夫非是爱吟诗,诗是尧夫晚步时。 信意遂过高祖宅,因行更上魏王堤。 设如终久全无托,何似当初都不知。 料得鬼神知此意,尧夫非是爱吟诗。 |
一夔方佐舜,二公还相周。 三杰从高祖,四皓屈留侯。 五龙翔日边,六逸啸溪头。 七贤傲竹林,八仙隐糟丘。 九老山中卧,十友方外游。 百炼竟不变,千载存风流。 名节良足贵,万事真悠悠。 |
天教日饮欲全丝,美酒生林不待仪。 自漉疏巾邀醉客,更将空壳付冠师。 ?《前汉·高祖纪注》云:薛有作冠师。 ?规摹简古人争看,簪导轻安发不知。 更著短檐高屋帽,东坡何事不违时。 |
若非韩信难除项,不得萧何莫制韩。 天下须知无一手,苟非高祖用萧难。 |
韩信事刘元不叛,萧何惑汉竟生疑。 当初若听蒯通语,高祖功名未可知。 |
白云茫茫歌紫芝,人间无路瞻龙眉。 太子介使招忽往,高祖问省心先知。 翁身商山名八极,此时不出汉事危。 敢可惜双足汉鼎,非私刘氏私黔黎。 欠呵千年橘中棋,华阴堕驴者为谁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