搜索
关于「魏」的诗词
  • 1
    [宋]

    《贤者之孝二百四十首·孝子》

    念母嗟陟岂,思亲徒望云。
    可怜魏孝子,不比狄参军。
  • 2
    [唐]

    《送中丞还河北》

    宁知贵公子,本是鲁诸生。
    上国风尘旧,中司印绶荣。
    辛勤戎旅事,雪下护羌营。
  • 3
    [宋]

    《上丞相》

    梦庵深坐宴朝曛,只有梅花对此君。
    今日衣冠有巢许,向来元凯佐华勋。
    入山谁解访弘景,载酒时应问子云。
    童讽写成心未懒,可因贪佛赞论文。
  • 4
    [宋]

    《贾公府》

    葛岭当年宰相家,游人不敢此行过。
    柳阴夹道莺成市,花影压阑蜂闹衙。
    六载襄阳围已解,三更鲁港事如何。
    栋梁今日皆焦士,新有园丁种火麻。
  • 5
    [宋]

    《贾公府》

    湖边不见碾香车,断珥遗钿满路涂。
    门迳风轻飞野马,亭台火尽及池鱼。
    海棠花下生青杞,石竹丛边出紫苏。
    却忆相公游赏日,三千卫士立阶除。
  • 6
    [宋]

    郎中挽词》

    相公钟鼎蔽诗声,鲤也闻诗蚤得名。
    高隐碧谿心理远,今游湘浦句尤清。
    握兰未足酬吾志,揽辔宁知老此行。
    今日哭君谁归切,山房门下老门生。
  • 7
    [宋]

    《贾公府》

    重门犹钉旧桃牌,惆怅行人去不回。
    万种好花环曲径,一泓流水绕香阶。
    高台已见胡羊走,乔木惟闻蜀鸟哀。
    檐外竹梅森似束,邻翁时剪作烧柴。
  • 8
    [宋]

    府君挽词》

    霜露长悲陟岵人,见翁强健却酸辛。
    家徒四壁知无恨,掌有双珠未是贫。
    老去米盐浑不问,病来药石强相亲。
    归从先垄平生志,松下应逢月色新。
  • 9
    [宋]

    《寄景山》

    长桥身作长城梦,南五湖天北济淮。
    重听吴歈怜我老,忆骑塞马与君偕。
    田园粗有何须侈,子婿俱贤岂不佳。
    七十六翁如未死,便邮一纸更忘怀。
  • 10
    [宋]

    《次韵六安明府三首》

    少年心志欲摩空,渐老卑飞悔满悰。
    早悟割鸡堪饱腹,不须辛苦学屠龙。
  • 11
    [宋]

    《读后邦《贺狄干传》》

    羊犬争雄宇内残,文风犹自到长安。
    当时枉被诗书误,惟有鲜卑贺狄干。
  • 12
    [唐]

    《题万成江亭》

    萧条方岁晏,牢落对空洲。
    才出时人右,家贫湘水头。
    苍山隐暮雪,白鸟没寒流。
    不是莲花府,冥冥不可求。
  • 13
    [宋]

    丞相挽诗三首》

    冠剑青云士,艰危孰奋身。
    向来持汉节,径去犯边尘。
    既用公为相,方知国有人。
    凛然生气在,端合画麒麟。
  • 14
    [宋]

    鸿禧叙别二首》

    世间万事尽筌蹄,尘外工夫好者希。
    大道精通元自在,旁门浅陋谩多岐。
    六年铁治劳经画,九转金丹默受持。
    归去小溪溪上坐,要求消息在婴儿。
  • 15
    [宋]

    《次韵六安明府三首》

    故人方信落江东,开解愁颜与病悰。
    自笑漫生湖海上,略无豪气似元龙。
  • 16
    [宋]

    丞相挽诗三首》

    士论崇高节,宸心眷朴忠。
    调元才玉铉,均佚即琳宫。
    补痛嘉谋密,平衡道揆公。
    惜哉当国浅,不及究成功。
  • 17
    [宋]

    《次韵六安明府三首》

    几慕功名逐转蓬,既无成就苦为悰。
    不如归听华亭鹤,耆旧於今忆二龙。
  • 18
    [宋]

    《送秘书赴召》

    国论参稽定,人材护养成。
    古来同此恨,老去向谁倾。
    太白云犹溼,瞿塘水正生。
    挂帆干斗极,属耳凤凰鸣。
  • 19
    [宋]

    《送秘书赴召》

    万里修门道,谁传桂子来。
    好将真积力,为作太平媒。
    大易机缄露,中庸气脉回。
    须知经济学,元不堕秦灰。
  • 20
    [唐]

    《寄征士员外》

    家遁苏门节,清贫粉署官。
    不矜朝命重,只恨路行难。
    窗晓鸡谭倦,庭秋蝶梦阑。
    羡君归未得,还有钓鱼竿。
相关字典
范文 | 名句 | 成语 | 杂谈 | 词典 | 字典 | 拼音 | 谜语 | 拆字 | 造句 | 诗词上一句 | 诗词下一句 | 名字赏析 | 人物 | 其他 | 天气诗词 | 热门搜索 Copyright © 湘ICP备17014254号